绿色金融政策是指通过包括贷款、私募基金、发债、发行股票、保险等金融服务,将社会资金引导到支持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安排。笔者估计,绿色产业在今后五年内,每年需投入约3%的GDP(每年约2万亿元)。在全部绿色投资中,政府出资估计为10%~15%,社会资本投资的比重将占到85%~90%。在目前价格体系无法完全反映绿色项目正外部性的情况下,如何吸引社会资金配置到绿色产业,是政策面临的一大挑战。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绿色金融政策就是通过政策和体制安排,纠正在
市场价格体系下绿色投资的(正)外部性或污染投资的(负)外部性无法被内生化的缺陷。绿色金融政策应该成为一套体系,其目标应包括:①引导足够的社会资金投入绿色项目,以达到国家的总体污染
减排目标;②在可选的大量项目中,将资金以“给定减排目标,资金使用效率最高”的原则进行配置;③避免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一、绿色金融政策的经济学理论框架
本节修改了微观经济学对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问题的表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绿色金融政策的经济学分析框架,用于指导政策的设计。其结论是,为了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相一致的绿色项目,可以采用三种类型的政策和机制设计:一是提高(降低)绿色(污染)项目的产出价格;二是降低(提高)绿色(污染)项目的投资成本;三是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哪些政策工具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达到同样的引导绿色投资的效果,这些政策就应该是最优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