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缓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概念体系构建的问题:不确定性与风险、价值判断和可持续发展
1.2 减缓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概念体系构建的问题:不确定性与风险、价值判断和可持续发展
在概念构建章节中,对如下几个概念的理解对认识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全局性的意义。较之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其他很多问题,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时间空间尺度的超巨大性和超复杂性。这使得不确定性和风险管理问题,成为理解气候变化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必须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对气候变化程度、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影响的判断,基本的常态是面对着一个宽泛的数值范围甚至是不可定量的描述。而对数量取值范围的确定或者概率分布的判断又往往取决于对风险的赋值。如前述,对气候变化风险赋值又因为判断者的背景差异而存在着巨大差异。决策过程也许是更多基于直觉、规则、情感和传统文化所决定的风险赋值,也许是基于更加理性的方法和分析程序(如借助费用-效益/效果分析框架),这两种决策过程在现实中都存在。
此外,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是长期以来各方已经达成
的共识,它蕴含着将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目标综合协调为一体的意义,最终还是要实现三者协调的发展。这样一个设想如何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问题中得以体现呢?本报告将此归结为识别、实现协同效益并设法使之最大化的结论。在减缓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人们最为敏感的往往是
减排的直接与间接成本,而由此在扩大就业、提高收入、优化能源资源消耗、保证能源安全和改善局地环境质量、保护公众健康等方面产生的协同效益则有待进一步识别、开发、强化、度量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解决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在后续相关章节中的评估表明:为实现2℃温控目标而采取的减缓行动可降低保护空气质量和保障能源安全的成本。减缓行动对保护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维持能源系统稳定性等都有显著的协同效应,能源终端部门因减缓行动所带来的协同效应超过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对于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另外一个要点,即发展中国家将脱贫、满足人民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的
政策目标与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短期协调,AR5 WG3并未给出详尽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