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看乡村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2022-5-3 07:50 来源: 行政管理改革

乡村环境治理与农民生活的关系


农村环境治理旨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农业碳排放迫切需要提升农村居民生活的低碳化水平,因此需要处理好乡村环境治理与居民生活之间的关系。从当前的发展形势看,农村能源转型是推动“三农”绿色发展及碳排放碳达峰的重要支点,也是影响农民生活的敏感问题。一方面,推动农村能源清洁化发展和生产生活绿色转型对碳排放强度及总量下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广袤的农村大地为发展绿色能源提供了空间条件,多能互补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农村具有居民分布分散、消费能力不高、环保意识不强等特征,导致乡村能源革命、环保政策与农民生计之间尚存诸多矛盾。例如,部分乡村地区强制煤改气,名义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但农民出于用能成本的考虑有时依然会选择烧煤、烧柴、烧秸秆。例如我们对北京郊区某村的调查表明,村民用电取暖每户每月的费用超过1000元,一个冬季要花费取暖费4000—5000元,远远超出一般纯农户所能承受的范围,有70%的农户依然选择烧煤,还有少数农户选择烧柴,影响环境治理成效。再如,一些乡村地区强制要求村民放弃传统的“柴火灶”,采取禁烧、封灶等行政干预,而又没有提供相应的替代方案,或者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给农民生活带来负担。面对乡村能源结构升级阻力与潜力并存的现实,能源结构的优化需要长效机制,同时限于环境管理理念的滞后,乡村地区易于形成“一刀切”的运动式能源革命,导致农民生活不便,激发干群矛盾,如一些地区对“煤改气”的政策超额执行,未关注天然气资源配套问题,导致“用气荒”的窘境。因此,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应因地制宜治理环境,不搞“一刀切”,例如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是更科学的乡村能源管理策略。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