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看乡村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2022-5-3 07:50 来源: 行政管理改革

摘 要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乡村结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中蕴含着丰富的低碳智慧和生态理念,对推进农业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意义重大。乡村环境治理切忌城市思维的一刀切,采用不合理的治理措施往往顾此失彼,难以持续,甚至激化矛盾。本文认为乡村环境治理要在遵循乡村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处理好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与农民生活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融入乡村环境治理体系之中,特别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使循环利用、就地取材、自给自足、勤俭节约等优秀传统发扬光大,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文化等措施,实现乡村环境的有效治理。

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力争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长期以来,我国节能减排的任务由工业部门承担,农业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问题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农业既是不可忽视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也是蕴含巨大减排与抵消潜力的碳汇系统。农村环境影响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同时也是碳中和的重要载体。“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将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阶段,使得“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与乡村环境治理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实现路径在农业农村具有特殊性,也决定了乡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中国乡村蕴含着丰富的绿色低碳理念,如果缺乏对乡村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乡村不仅会成为碳排放与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同时也可能成为环境治理的受害者。乡村环境管理实践中,仅以城市思维解决乡村的环境问题,或片面强调专业技术及工程手段,忽略乡村本身的“自净”潜力,必然导致治理方式不可持续,甚至为了解决一个环境问题而诱发出更多的生态或社会问题。综上所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为乡村环境治理提出了更深刻的要求,研究乡村环境治理是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护好、实现好农民利益的重要前提。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