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工作和任务
三、主要工作和任务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环保工作必须树立新思维,加快实现三个转变:目标导向从以管控污染物总量为主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转变;工作重点从主要控制污染物增量向优先削减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协同转变;管理途径从主要依靠环境容量向依靠环境流量、环境容量的动静协调、统筹支撑转变,进一步深化质量改善、治污
减排、生态保护、风险管控等战略任务,加强制度建设。
(一)质量改善
1. 建立健全全面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刚性约束。一是确立全面环境质量改善管理的目标指标体系,把环境质量不降级,环境服务功能不退后作为发展的底线和最基本要求;二是建立全面环境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完善排污许可和环境许可制度,建立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立环境审计制度,开展环境管理纠偏,对环境质量不达标地区实行区域限批和特别排放限值
政策,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等。
2. 推进水、大气和土壤三大重点领域环境质量改善工作,通过“抓两头促中间”总体改善全省环境质量。按照突出重点、彰显成效、有限目标的原则,抓好大气、水和土壤三大要素的“好差两头”的环境质量改善和巩固工作,在加强环境增量管理的同时,着力加强环境存量治理,推进重点行业、区域生态和污染防治。
3. 全面启动实施环境质量达标改善行动,持续精准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实施环境质量改善的网格化管理,以多规合一为平台构建科学的空间布局。
(二)治污减排
1. 优化总量控制实施
(1)夯实精细化管理基础。完善统计、监测体系,明确企业自主监测法律责任。(2)实施基于环境质量目标导向的总量控制。制定基于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总量控制方案。(3)实施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综合性的排污许可。(4)将工程、技术、管理、政策作为总量控制的重点。
2. 实行全过程治污减排。将总量控制关口前移,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资源能源总量控制、机动车总量控制等统筹联动。将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作为推动污染减排的重要手段。
3. 加大行业环境监管力度。政企合力,建管并举,奖罚并重,抓好重污染行业、工业园区管控,提升“小微”企业治污水平,推动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