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我国数额最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理赔案例

2014-12-9 08:59 来源: 易碳家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理赔案例为何数量少的原因解析?


  理赔案例为何少?

  影响企业投保积极性,增加了观望心理

  “我国现在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际上是事故险,发生的概率很低。而概率低就导致赔付率低,赔付率低以后,企业就没有积极性了。”湖南省环保厅法规处处长陈战军说。缺少理赔案例,是国内很多地方面临的问题

  从2009年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至今,深圳市还没有遇到一单理赔案件。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观望,同时也让一些连续投保两三年以上的企业开始怀疑投保到底有没有用,能带来什么保障。

  “所以,他们的积极性不高。”张晓波说,他们对强制污染责任保险企业名录内的60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自愿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还不足50%。今年上半年,深圳有50家企业的保险到期,但目前还有一半处于脱保状态,没有及时进行续保。

  理赔案例对增强企业投保意识的作用有多大?秦余国讲述了这样两个案例:宜兴一家企业的盐酸储罐发生泄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但因为这家企业购买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获得了100多万元的赔偿。

  2012年12月31日,山西长治潞安集团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苯胺泄漏污染浊漳河,保险公司第一时间支付了100万元的预付赔款。根据保单规定,这家企业共获得405万元的赔款。

  “实际上,这两家企业的损失都大于他们的投保金额。江苏那家企业的老板后来就埋怨财务经理,为什么只保了100多万元?第二年续保的时候,企业大幅提高了保险额度。”秦余国说,这也可以看出,现在企业的投保意识还不强,投保也一定选择一个低额度的保单。

  平安产险团财部副总经理丁文煜认为,我国的风险管理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有些企业不愿意保险公司进行风险查看,可能是因为企业没有看到保险有用的地方,这就需要保险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方案;而国内很多小企业可能没有环境污染风险的管控方案,将更多精力放在生产上,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严格执法。

  燕娥认为,我国的环境管理今后会有3种趋势:环境法制更趋严厉,公众参与度增加,更加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她看来,这也为今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因为只有严格执法才能倒逼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才会刺激保险市场良性发展。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