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全国碳市场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邹骥:全国碳
市场事关全新的增长逻辑,这个逻辑由四部分组成。
首先,国家要设定强有力的、不断趋紧的碳
减排目标,且是一个
碳排放的绝对量目标。这个过程本质上是在划定碳资产的规模有多大。
第二部分是如何分配这些碳资产。碳资产最终要分配到市场主体,即企业。它的分配方式可以是行政化或市场化,具体的方法可以在实践中摸索。所分配的碳资产既是减排责任,也是一种产权。
接着就是交易,它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量大面广的排放源,可以用征收碳税的方式去解决。
另一类是面向规模以上企业,它们的碳排放数据比较容易监测,可以通过全国
碳市场来管理。例如,现在中国每年碳排放量约为100亿吨,其中的一半未来将由碳市场进行管理。通过碳市场上的
碳配额交易,最终会发现碳价。
形成碳价之后,就进入到逻辑的最后一个部分。企业和投资者会了解到碳价和实际减排成本之间的差额。
当减排成本低于碳价时,他们会选择在减排行为上进行投资,因为减排行为已变得有利可图。减排成本和碳价之间的差额就是利润,它会吸引源源不断的投资。有投资就会有技术创新,这时整个经济转型就开始了。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要建立起这样一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