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纳入交易的主体主要是减排企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暂时还无法参与交易,全国碳市场将在条件成熟时向他们开放。您对此如何看?
邹骥:只有当机构投资者进入全国碳
市场时,
碳市场才能发挥我前面所提到的作用。
不必把机构投资者当作洪水猛兽,他们的主要功能是增加碳市场的流动性。
如果碳市场交易不活跃,要这个市场有什么意义?一个正常、健康的市场,有资源配置作用的市场,应该是很活跃的市场。
如果把
碳金融作为桥梁,把碳市场和金融市场联系起来,能够把碳作为真正的标的,那碳市场的交易量将非常高。
很多研究认为,即使根据不完全的计算,未来中国要实现2060年
碳中和的目标,需要的总投资额将高达140万亿元。这意味着未来的三十年,每年会有超过4万亿元的投资额。
如此巨大的投资,靠谁来配置?如果有一半和碳有关的投资通过全国碳市场,那就是很大的体量。
全国碳市场的潜力是明确的,它由中国
减排目标及实体经济体量决定。
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全国碳市场到底要发挥什么作用?这取决于对它的定位。如果只是定位为一般性工具,碳市场就不会成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
政策工具。
全国碳市场要志存高远,能想多远,事情才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