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碳排放市场空间:2030年排放达峰值,交易量3亿吨金额1000亿以上
我国七大地区开展的
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即将在2015年结束。2014年11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深化碳
排放权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
市场。这标志着在国家层面推广碳排放交易。直到2015年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再次发表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确定了中国将在2017启动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ETS),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正式公开确认全国ETS的实施时间。
图38:2015年9月25日中美联合声明的要点比较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
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后,预计将大大增加
碳交易的活跃程度,并吸引更多
节能减排类企业参与其中。中国要在203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60%至65%,预计2030年允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50亿吨。假设2030年中国应该实现的
碳减排的上限为15.58亿吨,碳交易量占减排任务的20%,碳交易均价30元/吨,我们估算,中国碳排放期货交易市场规模将达1028亿元。
表22: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表23:碳排放期货市场碳交易比例及交易价格双因素敏感性分析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在即,
钢铁、
电力、
化工、
建材、
造纸和
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全覆盖,预计国内碳交易市场千亿元空间将被打开,推动清洁能源和
节能减排的发展。
表24: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重点覆盖领域相关标的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图39:碳减排方式及投资标的简图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表25:推荐投资标的组合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七、风险提示: (1)
政策推动、政府资金投入不及预期;
(2)上市公司订单及项目进度低于预期;
(3)上市公司上下游产业链产品出现超预期波动。
(责任编辑:HN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