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水环境污染严重 技术集成支撑污染治理

2014-12-25 14:05 来源: 中国环境报

技术集成支撑海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

       技术集成支撑污染治理

       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以及其“污补型”河流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海河流域急需科学有效的模式改变其“有水皆污、有河皆枯”的现状。以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用科技集成支撑污染治理成为海河流域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水专项将海河流域列为水专项十大重点流域,紧密结合海河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实际,设立了“海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与水质改善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

       对海河流域的水环境污染能够科学认识,掌握问题症结,是确保海河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单保庆介绍,通过海河项目组的系统诊断,海河流域当前主要河流水环境问题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地表水资源总量不足,开发利用过度,导致平原段河流环境流量动力学过程消失、弱化、紊乱;二是近10年河流水质持续转好,河流水体主控污染指标COD浓度大幅下降,普遍接近50毫克/升,已出现治理拐点;三是河流水体中氨氮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氨氮耗氧效应显著,已成为河流的主控污染物;四是海河流域COD排放以工业源为主,氨氮排放以生活源为主,造纸石化、皮革、制药等行业是主要污染排放行业。

       “‘十一五’海河项目研发的生态湿地净化、富营养化和沼泽化逐级治理等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性,有效运用于北运河、白洋淀的示范工程,创新了河流水污染治理思路。此外,项目组提出的海河治理总体策略也为海河流域国家‘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白洋淀‘良好湖泊’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提供了科技支撑”。海河项目验收评估组专家组组长孙德智这样评价水专项海河项目的科技支撑作用。

         而水专项的科技支撑作用,最重要的体现就是针对地方重点工作开展符合实际需求的科学研究,用以解决其技术难题,促进地方水环境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