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林业碳汇发展机遇与企业行动选择

2021-2-28 21:35 来源: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作者: 邓茗文

中国林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Q:在中国提出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背景下,中国林业发展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A:一直以来,林业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2009年在APEC上承诺的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还是2015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上承诺的2030年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及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的2030年目标,其中都包含了增加森林蓄积量这一综合反映林业工作成果的目标。

自习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容纳入了“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这一举措亦表明,森林、湿地及草原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将在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此给林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赋予林业的任务、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制定2020年后维护气候安全的林业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加快实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天然林资源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重点工程,为将林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总目标提供了新的通道和路径;
第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造林、森林抚育、森林保护的林业补贴政策,逐步扩大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为积极推动建立地方财政森林经营补贴制度提供了依据。
第四,有利于建立健全林业减排增汇金融支持体系,将林业碳信用纳入金融产品开发系列,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与林业减排增汇项目特点相适应的金融产品。   
第五,有助于将具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效益的林业减排增汇项目纳入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由此拓宽林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第六,有利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林业减贫和扶贫创新模式。
 
Q:在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的基础上,我国又进一步提出了增加森林蓄积量的目标。这一目标意味着什么?

A:增加森林蓄积量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增加森林面积,二是提高森林质量。我国2015年提出的2030年涉及林业的自主贡献目标是: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2020年提出的新的自主贡献目标是: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
 
也就是说,到2030年我国的森林蓄积量相比于2005年的137亿立方米,要增加到197亿立方米。据国家林草局2021年1月发布的数据,我国“十三五”期间的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新的森林蓄积量目标意味着,未来十年,我国需要通过造林和改善森林管理的方式,在2015年提出目标的基础上每年还要多增加1.5亿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
 
Q:提出雄心勃勃的森林储积量增加目标,对我国林业发展将带来哪些挑战?

A:有关研究和评估结果表明,我国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约90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最大潜力有可能达到28%-29%。据研究报告,我国可用于造林的土地还有约3000万公顷,加上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土地,总共还有4000多万公顷土地可以用来扩大森林面积。然而,这些可造林土地的50%是在降雨量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造林难度较大。因此,要实现2030年新的森林储积量目标,对我国林业发展也提出了不少新的挑战,具体包括:

第一,如何加大干旱地区造林和可持续森林经营技术的科技攻关,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水平,提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技术水平及提高森林质量和增汇潜力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
第二,如何进一步调动全社会造林的积极性,改革财政性补贴政策,加大造林绿化的社会力量,使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履行植树义务。
第三,如何在推进森林、湿地和草原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的同时,兼顾国家生态安全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减缓社区贫困等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协同效应。
第四,如何建立基于市场的林业碳汇管理机制和开发适应更广泛的林业碳汇项目类型或林业碳信用产品的方法学,为林业碳汇项目或林业碳信用的开发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