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碳交易破局!象山首单拍出 24.8 万背后的海洋碳汇密码

2025-8-7 14:45 来源: 工人日报客户端 |作者: 郜亚章 杨兆敏

2023年2月,浙江宁波象山县完成了全国首单蓝碳拍卖交易,通过对西沪港渔业资源2022年度碳汇量的76轮竞拍,浙江一家公司以总价24.8万元竞得全国首单蓝碳标的。

全国首单蓝碳拍卖的成交,是蓝碳生态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的关键一步。象山县的蓝碳经济为何走在全国前列?8月6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走进象山县。

蓝碳是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中国蓝碳蓝皮书2024》显示,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以其巨大的碳储量、多样的固碳方式、稳定的保存形式和广阔的增汇潜力在缓解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象山县拥有全省最长的海岸线,使其具备丰富的蓝碳资源。相关数据显示,象山的盐沼生态系统碳汇量达10.28万吨/年,以坛紫菜、海带为主的大型藻类养殖碳汇量约2.17万吨/年,以牡蛎为主的贝类养殖碳汇量约3.22万吨/年。

面对丰富的蓝碳资源,如何发掘其潜力实现市场化交易?

朱文荣是象山当地一家海藻养殖企业的负责人,也是首单蓝碳拍卖的参与者。他告诉记者,缺乏定价机制、换算方法和交易平台,是蓝碳实现市场化交易的难点之一。

“推动蓝碳自由交易,未来应创设蓝碳市场化公共交易平台,采取拍卖等公开竞价形式,提供一站式认证和确权等服务,为企业提供参与蓝碳市场化交易的机遇和途径,引导出口企业参与蓝碳交易,主动取得碳排放额度。”朱文荣说。

象山县为推动蓝碳经济发展贡献了“象山方案”,制定印发《象山县蓝碳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与宁波海洋研究院合作开展海洋碳汇调查与研究。此外,象山县探索全国统一大市场蓝碳交易机制,举办蓝碳交易创新交流活动,全国蓝碳交易团体标准在象山正式立项,成立数智蓝碳研究院、宁波产权交易中心-象山蓝碳交易分中心,为全国提供蓝碳领域新样板。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