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创纪录,碳市场仍难产, 绿电前景如何

2020-1-6 09:15 来源: 《财经》杂志 |作者: 记者 徐沛宇 | 文 马克

创纪录的碳排放与难产的第六条


《京都议定书》2005年生效后,国际社会将市场机制设定为解决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商品,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碳交易的基本原则是,合同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实现其减排目标。

欧盟最早建立了碳市场。2005年1月,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提出欧盟碳排放贸易计划(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EU-ETS)。随后几年里,新西兰、美国、日本等多个发达国家相继启动碳市场。在全球减排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全球碳排放从2009年开始维持了八年的下降状态。

碳排放下降的趋势于2017年终止。多家国际组织和国际能源公司发布的报告均显示,2017年全球碳排放增长1.5%,2018年的增幅提高至2.1%。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报告称,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30亿吨。

2019年,全球碳排放仍在增长。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在气候大会期间发布报告称,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增幅为0.6%。壳牌天然气一体化和新能源业务执行董事魏思乐对《财经》记者分析,全球碳排放的增长反映了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全球能源体系所携带的巨大惯性。也就是说,今天作出的能源政策决策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在能源结构上得到体现,过去计划新建或正在建设的煤电项目仍然大量存在。

按照目前的碳排放情况,《巴黎协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2019年《碳排放差距报告》警告,即使考虑到各国已提交的气候承诺,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幅度还是会达到3.2摄氏度,而要实现1.5摄氏度温控目标,在2020年-2030年之间,全球碳排放每年需减少7.6%。

国际能源公司认为,各国政府应该为减排制定力度更强硬的措施,鼓励用市场化的手段达到减排目标。魏思乐说,很多国家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减碳目标,但是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要想在近期取得减排进展,还需要采取更多行动,比如,减少乃至停止对于柴油车的使用,改变家用供暖系统,改变建筑物的隔热设计等。这些措施在当下可能不太受欢迎,因此很多国家政府没有足够勇气采取这些措施。要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还需要各国作出更加大刀阔斧的改革。

尽管碳排放的飙升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但不能忽视的因素是,各国碳交易市场从2012年以来就陷入了泥潭——交易量下降、碳价低迷,国际间的碳交易几乎停滞。国际碳交易市场亟须一个全新的、有力的新机制。

《巴黎协定》第六条对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整体设定得到了各国承认。但是这些设计仅停留在框架性的概念上。在2017年《巴黎协定》第六条协议提出后,各国始终未能对其具体细则达成共识,相关谈判拖延至今。遗憾的是,加时两天的马德里气候大会,仍未对此达成一致。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对此结果表示失望。他在推特上发文称:“国际社会失去了一个在减缓、适应和融资方面展示更大雄心,以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机会。”

对于第六条谈判未能达成共识的原因,创绿研究院气候变化项目主管郭虹宇对《财经》记者分析说,各缔约方的主要分歧之一是:《京都议定书》市场机制下所产生的减排量,是否应被允许用于2020年后的国际转让,并用于落实买方国家的NDC(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一些缔约方主张上述减排量应被允许使用,但大部分缔约方反对。此外,各缔约方对市场收益的分配和相关基金的使用比重等问题也存在较大分歧,导致谈判未能达成一致。

郭虹宇说,巴西、印度等国目前持有《京都议定书》市场机制下所产生的大量减排量,如果这些减排量不受约束地进入2020年后的国际碳市场,将对国际碳价造成不利影响,打击全球碳市场的建设,大幅削弱市场机制促进减排的作用。

从目前各方的态度来看,明年气候大会达成《巴黎协定》第六条细则的前景堪忧,全球碳市场的重振仍然看不到希望。不过有一个好消息是,美国众议院已通过表决,弹劾现任总统特朗普。美国的气候政策未来或将生变。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