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在G20框架下推动全球绿色金融发展

2016-9-1 22:06 来源: 第一财经网

为什么要推动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


2016年中国担任G20主席国。2015年底,在中国的推动下,G20将绿色金融列入了2016年财经渠道议题,并在三亚举行的G20财政和央行副手会议上正式批准了中国提出的成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建议。该研究小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英格兰央行担任共同主席,联合国环境署担任秘书处的工作。研究小组的参加者共80余人,包括G20所有成员委派的代表、若干特邀国家代表和六个国际组织的代表。

根据研究小组2016年工作计划及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的要求,研究小组的任务是“识别阻碍绿色金融发展的体制和市场障碍,并根据相关的国际经验,就如何提升金融体系动员私人资本参与绿色投资的能力提出具体的选项”。

过去六个月,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自1月底以来,研究小组已经召开四次会议。除了研究工作,研究小组还帮助组织了一些有关绿色金融的公开活动,与私人部门展开了广泛对话。同时与其他G20工作(研究)组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披露行动小组保持了密切沟通。

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是今年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最主要的成果。它体现了来自二十国集团成员的广泛共识,平衡了具有不同政策倾向和自然禀赋的各国观点。7月在成都召开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讨论和通过了综合报告,并在公报中作了如下表述:“我们认识到,为支持在环境可持续前提下的全球发展,有必要扩大绿色投融资。我们欢迎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提交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和由其倡议的自愿可选措施,以增强金融体系动员私人资本开展绿色投资的能力。具体来说,我们相信可通过以下努力来发展绿色金融:提供清晰的战略性政策信号与框架,推动绿色金融的自愿原则,扩大能力建设学习网络,支持本地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开展国际合作以推动跨境绿色债券投资,鼓励并推动在环境与金融风险领域的知识共享,改善对绿色金融活动及其影响的评估方法。”

在发起绿色金融工作小组之前,中国就在多个场合表示,有必要通过包括G20等机制加强国际合作,推进绿色金融在全球的发展。理由至少有三个:

第一,绿色投资具有重要的跨国外部性。比如,一国在绿色投资方面努力,可以降低污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少全球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所面临的压力,其受益者包括本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但由于这种外部性,就涉及到一个潜在的“搭便车”的问题。如果没有有效的国际合作,“搭便车”可能会成为绿色投资不足的一个原因。相反,有效的国际合作可以提升各国共同推动绿色投资的动力。

第二,对许多国家来说,绿色金融涉及到比较新的理念和方法,因此国际经验的分享和传播以及相关的能力建设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之一。

第三,通过绿色资金的跨国合作,可以提升全球绿色投资的水平和能力。比如,欧美国家有许多机构投资者具有绿色偏好,而新兴市场国家的绿色项目有巨大的融资需求。通过双边和多边的国际合作,为这些跨国投资提供便利条件,就可能使原来难以获得资金的绿色项目融得资金,同时也为国际投资者进行可持续投资提供新的“绿色”资产类别。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