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为能源系统装上“大脑”

2015-11-12 00:42 来源: 大众日报

能源系统的“大脑”与“神经”

能源系统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内部信息流动不够及时、通畅是目前我国能源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比如,目前能源信息的匹配,大多是依托各类能源企业,通过能源上游被动满足下游需求的形式实现的,供应端的信息难以有效传导到需求端,这极大制约着效率的提升。

“因此,能源系统的智慧化需要在多个维度进行更好、更有效率的匹配。”苗韧建议,一是能源供需量的匹配,二是时间维度的负荷匹配,三是空间维度上的匹配,四是不同品种能源之间耦合转化的匹配。因此,空间、时间、品种、品位、环境和经济等成为能源系统中的关键信息。“未来的智慧能源系统要做的,就是综合采集、共享、分析、处理这些信息,让能源系统运行更加安全、高效、低碳”。

通过给能源系统加上“大脑”和“神经”,盘活能源系统中“关键信息”的交互,运行效率将产生质的变化。“有了信息系统的精准量测、互联互通、数据挖掘等不同类型功能的支持,能源系统运行将更加精细化、系统化、智能化,运行效率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会在系统内各个环节得到体现。”苗韧介绍。

在终端消费环节,用能企业能够依托信息化手段,通过用能对标、技术改造等手段,实现更加精细的用能管理;在传输环节,信息化系统将降低输电网络、天然气管网的网络传输损耗,切实提升系统稳定性;在加工转换环节,可通过分析热力电力需求,可以优化热电联产等能源耦合技术,使运行达到最优;在生产环节,风电场等新能源也将在信息化条件下进一步提升发电小时数,火力发电厂通过与需求侧的互动,实现削峰填谷,提升设备使用率,同时信息化手段对煤矿里的安全生产等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