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系统
经过十年
节能减排,目前,我国火力发电、
钢铁、
水泥等能效水平显著提高,甚至有的企业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容易采取的措施已经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啃骨头。”苗韧说,“节能潜力收窄后,要更加关注
节能减排的系统效益和综合效益,这无疑是智慧能源的用武之地。”
同智慧城市、智慧铁路等一系列词语一样,智慧能源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但是,因为能源对经济所具有的基础作用,智慧能源的影响更为深远。
提到智慧能源到底是什么,“我们能源所是搞能源的,我们倾向从能源系统的角度思考。”苗韧介绍,智慧能源是通过信息系统与能源系统的深度耦合,实现能源生产、加工转化、传输配送、存储、终端消费、回收利用各环节的系统管理和优化运行,从而促进能源安全、高效、低碳发展的全新的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将对能源技术体系,运行机制、产业模式产生巨大影响。
“通俗说,智慧能源像是能源系统的大脑和神经网络,而有了这个大脑和神经指导下的能源系统,就是能源互联网。”苗韧说,“可以说,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系统。”
事实上,我国政府很早便开始鼓励智慧能源的发展,据介绍,近几年国内智慧能源的发展,主要是靠
政策推动,除了即将出台的能源互联网行动方案外,还有很多政策。
出台的这些政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面向企业的政策,包括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业企业需求侧管理等;第二个层面是面向园区的政策,包括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等;第三个层面是面向城市的政策,包括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
电力需求侧综合管理试点、智慧城市等;第四个是面向国家层面的政策,包括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物联网、智能电网、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等。
“像从2005年实施至今的污染源自动检测项目,后来的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智能电网等,其中都有与智慧能源和能源信息化相关的内容。只是当时没有明确提出‘智慧能源’或‘能源互联网’这个词。”苗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