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目光聚焦于森林等地上
碳汇时,科学家们向隐藏于地下的关键环节发出了警示。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团队与德国莱比锡大学合作的研究揭示,气候变暖正在破坏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钟”,从而严重威胁土壤的长期碳封存能力。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尤其是冬季升温快于夏季的“不对称变暖”,可能导致土壤微生物的碳利用效率下降高达59%,生长率降低27%。这直接削弱了微生物将植物残留的碳转化为稳定土壤有机质的能力。更严峻的是,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地上植物生长与地下微生物活动出现“物候错配”。研究团队呼吁,应尽快建立全球土壤物候观测网络,并将这些动态过程纳入气候模型,以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碳循环。在农业实践中,应根据土壤生物活动高峰优化施肥等管理措施,抓住“生态时机”提升固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