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七雄,谁主沉浮?

2015-5-4 20:50 来源: 财新网-无所不能

碳市场七雄,谁将实现一统?


三、碳市场七雄,谁将实现一统?

业内人士对全国统一碳市场后各交易平台的命运多有猜测:或取而代之,另外建立一个全国性交易所,或从现有的七家中直接指定1-2家国家级交易所,或让七家交易机构自由竞争,采取优胜劣汰方式进行遴选。从笔者看来,另外筹建一家交易所成本太高,此种可能性接近零;国家发改委亦不可能从现有的七家中直接指定1-2家国家级交易所,因为七家交易机构均有两种资质,身价几近相同,加之地方政府将会“护犊子”式地掣肘。若置地方政府不顾而强行指定,国家发改委将在以后的碳市场推进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地方阻力。在倡导减少行政干预、增强民主法治市场化的大形势下,国家发改委自然会做好示范而不会逆大势而为。除七家试点地区的交易平台,国内非试点地区的环境类交易平台多达数十家如河北环境能源交易所、山西环境能源交易所等,这些“非正规军”一度力行游说政府部门,以期早做试点、早日转正。根据国家发改委相关领导在公开场合做出的预测:2020年前,碳现货市场规模是12-80亿元人民币,碳期货市场规模是600-4000亿元人民币。因碳期货花落哪方(碳交易平台或证监会监管下的期货交易平台)尚难预测,单以碳现货来看市场规模委实很小,现存的七家碳交易平台已是僧多粥少、难以支撑。国家发改委将不会放闸来接纳新的交易平台,而会给七家(不会更多、也不会更少)交易平台同时授予或默许其成为“国家级”交易平台。随后,七家交易平台将会展开激烈地争斗。与战国七雄相类比,碳市场七雄主要将在以下三方面展开比拼:

1、内部建设。从注册资本来说,几家均处在几亿级水平,属于中型企业。从盈利水平来说,有些刚刚开始盈利,有些尚处在亏损状态,差距并不十分明显。从人才建设来说,早期成立的交易平台人员管理逐步入轨,但由于业务多元,人员分散,反而集中性优势不足。后期成立的交易机构内部管理尚处于理顺阶段,但业务焦点集中在碳,能够迅速凝聚内部整体力量,集中火力对准焦点。由此可见,七家交易平台在内部建设方面相差无几。

2、邦交政策。外部关系包括两方面:其他交易平台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分为当地地方政府和外地地方政府。当地政府的支持不仅包括在推行碳试点过程中地方政府对交易平台的扶持,更多包括地方政府为交易平台与国家级相关部委的协调。交易平台对其他交易平台和外地地方政府要实施“远交近攻”策略,主动与周边的交易平台、地方政府实现融合进而兼而化之。对其他交易平台可以直接兼并或共同成立母公司,对外地地方政府要游说其加盟本地区的交易体系。北京、上海、深圳等均在此方面动作不断。目前,唯有北京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成功地实现了与承德市的跨区交易。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