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低碳经济视角下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

2015-3-31 10:44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赵冬梅 张春玲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而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方式,通过发展低碳经济进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经济圈内的“同构化”竞争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三地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京津冀都市圈在环渤海区域内作用,河北省应正确把握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对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准确定位,和京津共同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其具备国际竞争力。

河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分析

区位经济优势。河北省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紧邻北京、天津,位于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加之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未来,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影响,将更多得益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经济优势,借力发展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捷径。

交通、矿产资源优势。河北省地理位置独特,包围北京,与天津相邻且临近渤海,各种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较为丰富。省内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完备,目前已有二十七条国家公路干线,二十五条主要铁路干线贯穿其中,通车里程居大陆各省市第三位;石家庄、邯郸、唐山、秦皇岛机场的开通为空中运输缩短时间,曹妃甸港、京唐港、秦皇岛港、黄骅港为海上运输提供便利。

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海洋资源,存量较大的矿产、方便快捷的交通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培育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增添了持续的发展后劲。

产业基础优势。依托发达的通讯手段和现代交通网络,河北省在能源供应、钢铁、重工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些年,在汽车制造、新能源开发、石化、高端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发展潜力不断凸显,优势地位日益上升,逐渐进入省内主导产业的位置。伴随着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动,以现代生物技术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和电子信息研发等高端产业迅速发展,占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先机。

功能聚集优势。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已被纳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由省内秦皇岛、唐山和沧州三市连接而成的沿海地域已正式进入国家发展战略,也将会获得国家更多的政策性支持,这对于河北省的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和东部其他城市相比,河北省在区位、土地、交通、市场、人才、劳动力成本和产业基础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并将逐渐形成集聚的趋势。国家层面各项政策的支持和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的推进,为河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河北省多地涌现出的科技创新成果引人关注,“药都”石家庄以岭药业成功研制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由唐山的北车公司自主开发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外科技含量最高、商业营运效率最快、系统协同性最好的动车组;还有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企业—邢台市的晶龙集团,拥有一流国际研发体系和设备的保定市长城汽车等,这些企业在自主创新领域取得的成功,得益于企业自身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也得益于河北地方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先进的创新能力必将推动所在行业的技术不断进步,也将进一步提升河北省的自主创新实力,为省内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12345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