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的绿色增长战略:投资中国,引领低碳转型

2025-7-4 10:10 来源: 第一财经 |作者: 郭霁莹

楼剑锋认为,满足具备绿色溢价承受潜力的新兴市场发展需求,同时在发展环境上建立“公平竞争起点”,市场机制、行业标准、政策激励、消费者倡导等协同推进低碳技术商业化落地,或为破局之道。
“如今,中国不仅是巴斯夫投资的聚焦点,更是我们实践绿色增长的发力点。”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近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今年是巴斯夫在华发展的140周年,楼剑锋表示,截至2024年底,巴斯夫与合作伙伴在华累计投资约170亿欧元。位于广东湛江的一体化基地是公司迄今最大的单笔海外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约100亿欧元,目标是在今年底一体化核心装置投运并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

这是巴斯夫将绿色增长理念与投资中国相融合的典例,背后是其净零排放目标与中国“双碳”目标的融合。按照巴斯夫的气候保护目标,到2030年,公司计划将范围1和2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8年减少25%,范围3.1较2022年减少15%,到2050年实现上述范围的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是将绿色转型与市场需求整合起来的企业。”楼剑锋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低碳制造技术、绿电应用、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及碳管理体系的多维度综合布局。

化工产业当前面临深度调整的阵痛期,企业投资绿色低碳压力更大。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去年化工行业多数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约1/3企业艰难维持盈亏平衡,1/3陷入亏本经营。

同期,巴斯夫集团销售额653亿欧元,比2023年的689亿欧元略有下滑。楼剑锋解释称,“受全球市场环境影响,化工产品普遍缺乏议价能力,销售额难以增长。”

不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化学品市场,也是未来全球化工市场最大的增长引擎,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量正呈复苏趋势,公司也持续加大在华投资。今年3月,巴斯夫涂料业务部上海漕泾基地的聚酯与聚氨酯树脂产线扩建项目投产,相关树脂年产能翻倍提升至1.88万吨,以强化在亚太汽车涂料领域供应能力;4月,公司Cellasto工厂启动扩建,项目投资额5亿元,第二套装置计划在两年后投产,总产能预计提升近70%,旨在为中国电动汽车提供降噪、减震与舒适性解决方案。

投资新兴产业外,巴斯夫也将践行绿色低碳与中国“双碳”目标相融合。2019年巴斯夫总投资额约100亿欧元的湛江一体化基地正式启动,力争建设为全球化工行业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灯塔项目。该基地一体化核心装置计划在今年底投入运营,并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

尽管如此,楼剑锋认为,要实现碳净零排放,碳捕捉与资源化利用是必由之路。巴斯夫已打通一些技术路线,例如,二氧化碳转化技术利用水电解制绿氢,与捕捉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并可进一步通过MTO(甲醇制烯烃)工艺转化为其他化工原料。该工艺理论可行,若使用可再生能源产出的甲醇更是“负碳”产品,但绿电制氢、碳捕捉及合成的成本远超传统工艺,现阶段市场仍难以消化。

“为什么要创造价值,因为真正的可持续需要依托商业化解决方案,将可持续概念落实到触手可及的产品。”楼剑锋强调,“成本竞争力并非巴斯夫或产业伙伴能单一实现,最主要是建立‘公平竞争的起点’。”

他期待,在国内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排放统计与核算体系,并明确审计和认证机制,进一步提升产品碳足迹的透明度。绿色可持续发展若要落实到商业层面,构建公平竞争环境才是提升成本竞争力的关键,这需要行业标准、政策激励与市场机制协同推进低碳技术商业化落地。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