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经验为“一带一路”建立环境融资机制提供了成熟的经验。建立一个完整的环境融资体系包括三个环节:
首先,构建环境投融资的
政策框架,包括政策目标、优先部门和地区,需求分析以及融资政策等。政策的制定要与受援国的发展阶段密切结合,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设定差异化的融资策略,也要与援助国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如世界银行的水伙伴项目,亚洲开发银行的水政策等。
其次,在政策框架之下构建一个技术援助基金,采用小额资助的方式快速建立项目储备库。技术援助基金的功能包括:深入了解需求;建立项目筛选标准,进行可行性和适应性评估;设计融资结构,准备后续融资;改善治理结构和运营管理方式;开展示范性项目建设;知识分享和能力建设等。如亚洲开发银行的水融资伙伴基金、非洲开发银行的水基金等。
最后,对具有较好战略性和商业价值的项目提供大规模融资。获得技术援助的项目,如果具有较好的商业或战略价值,则可以通过股权、信贷、债券等方式提供更加多样性和规模化的融资。从一带一路规划中可以看到,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将是最重要的金融产品。在这方面,国际金融机构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如水债券、气候债券、水贷款等。
实际上国际金融机构运作的精髓是前两个环节,即帮助东道国建立完善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风险,主流的形式是技术援助基金。
由于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普通的金融机构在跨国投资时面临着经验和能力缺乏的
难题,这会极大的限制“一带一路”金融战略的实施。因此,绿色金融圈认为环保部应当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积极建立相关的政策框架和融资机制,支持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投资活动。
绿色金融圈是一个专注于绿色金融的自媒体和投资者服务平台,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gfcir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