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PP模式下环境金融业务策略的思考

2015-3-13 13:51 来源: 金融读书会 |作者: 何鑫

‘PPP模式下环境金融业务策略的思考分析’


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视角梳理了在国家深化改革、推广PPP模式的大背景下,环境金融业务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变化,指出了PPP模式下公共环境项目资产的再估值机会,并由此提出新形势下的应对建议。

文/何鑫(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高级研究员)

一.PPP与环境金融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是环境金融区别于其他产业金融的根本因素。传统模式下,政府主要依赖公共投资与政策规制来修复环境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但也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增加财政负担与管理成本等问题,政府迫切需要有效的市场化手段以提升效率。

对于排污、碳排放等“环境负外部性”领域,环境权益交易模式是主要的市场化机制手段,其通过将环境权益产权化、可交易,实现总体减排成本的降低,以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而对于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等具备明显“环境正外部性”的公共环境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下简称“PPP”模式)则是最主要的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

PPP模式以公、私合营为核心,以有效引入社会资本为基础,实现项目外部公共环境效益与市场化经营的结合,进而提高公共项目的投资决策与生产经营效率。在目前公布的部分省市PPP试点项目清单中,属环境领域的项目数量占比达到42%,总投资规模占比为11.5%。可以预见,PPP模式是未来商业银行环境金融业务的“主战场”之一,也将带来环境金融业务发展环境与经营模式的转变。

12345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