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全面提速 碳金融热潮将至 蕴藏巨大商机

2015-1-5 20:03 来源: 北京环境交易所 |作者: 许小虎


    2014年12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既要有立竿见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碳交易市场政策设计,对传统高耗能企业发展方式转型提出挑战,为相关企业提出碳资产管理的新任务,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战略转型而言也提供了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碳市场建设提速

    国内碳交易市场建设源于2011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深圳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将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目前,京津冀渝鄂粤深七个碳交易试点根据其各自制定的纳入标准,共纳入2000多家各类企业,每年发放的配额总量约12亿吨,市场价格从最低20元波动至最高130元不等。全国七个省市均已开启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五个试点已顺利完成首个履约任务,2015年七个试点将迎来新一轮的履约。截止2014年底,中国共交易1588余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突破5.8亿元人民币,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2014年12月24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向个人投资者开放,至此,除上海以外的其余七个碳交易试点市场均对个人开放。

    去年12月初,国家发改委签发了首批10个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涉及风电和水电两大行业,为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前就已经产生减排量的项目,减排量总计约为649万吨。与此同时,北京碳市场还创新性地推出林业碳汇等自愿减排产品,已初步得到履约企业和投资机构的认可。

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这是京津沪渝粤鄂深7省市碳交易试点陆续启动一年半后,出台的首部适用全国碳市场的国家层面政策,对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将起到纲领性作用。

123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