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CDM AR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哪些阻碍以及有什么应对策略

2014-12-21 16:44 来源: 易碳家期刊

1 引言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CO2),释放氧气(O2),将大气中的CO2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具有碳汇功能。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因此,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以及各类涉及减缓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林业措施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成为气候公约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同时,林业活动也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森林碳汇的潜力巨大。因此,积极发展碳汇林业,开展相关的能力建设以及政策方法学研究,充分发挥林业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是我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胡锦涛主席2009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的“两增”目标的有效途径。同时,林业碳汇项目是一种基于市场交易机制而开展的项目类型,开展此类项目,可为我国林业建设引入新的资金,也可为完善我国现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进一步推动建立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市场化进程,提供有益借鉴。“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以下简称“广西项目”)是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规则框架下实施的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 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也是全球首例获得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简称“EB”)批准注册后,实施的CDM再造林项目①。项目实施的目的旨在通过开展小流域森林恢复活动吸收CO2,并对项目产生的高质量、可测定、可报告和可核查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进行试验和示范,探索碳贸易机制,示范与林业碳汇有关的技术和方法,为推动中国乃至全球林业碳汇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方法和实践经验。 

2 项目概况 

广西项目位于珠江流域中上游的环江县和苍梧县,规划在宜林荒山荒地上营造4000hm2多功能森林,造林树种包括杉木、马尾松、枫香、荷木、大叶栎等乡土树种和良种桉,从2006年4月1日起实施②。至2011年底,项目完成造林3008.8hm2,占设计规模的75.2%。2012年对项目碳储量进行了第一次监测和核查,据计算,项目人为净温室气体碳汇清除为13.2万t CO2-e,获得碳汇收入51.9万美元,当地5000多个农户从中受益。同时,通过项目实施,使大片长期荒芜的土地得到了绿化,对减轻项目区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和造林实体的管理能力以及林农生产技能,促进林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项目从2004年开始,经历了组织专家队伍、与国家气候变化主管部门沟通、政策和技术培训、选择合格的造林地、落实项目组织形式和收益分配方式等准备阶段,以及开展造林设计、编制项目设计书、申报国内审批、项目审定、申请注册、实施与监测、核查等实施阶段。由于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成功先例,很多技术和方法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项目准备和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基于政策、技术、市场、资金等诸多障碍。项目专家组和相关管理及技术人员经过反复探索、研究,提出并实施了解决障碍的对策和建议,为项目的顺利注册和实施奠定了基础。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