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强度作为一个衡量CO2排放量和国内生产总值间关系的指标,是我国减排的一个重要的约束性目标。“十二五”规划设定了2011~2015年实现碳强度相对于2010年下降17%的目标,这一目标是达到2020年的碳排放相对于2005年减少40%~45%的中期目标的重要一步。毫无疑问,来自财政和金融的融资支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根据气候组织和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的预测,为实现我国既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到2015年,我国每年气候融资的总量需达到19632亿元人民币。与目前计划的投资规模相比,我国届时将面临12219亿元的气候资金缺口,这相当于我国2015年GDP的1.88%。在可预见的未来,到2020年,我国的气候融资需求以及资金的缺口都会持续加大。因此,除了公共预算资金外,政府有必要考虑气候融资的创新机制,而我国正在形成中的碳市场产生的收入正是这一可行的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