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出台背景
良好的环境是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环境健康工作。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正式实施,并将“健康环境促进行动”纳入15项行动中。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行动举措,健康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不断改善,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逐步优化,空气污染防治不断加强,环境卫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持续提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我国健康环境建设工作仍面临新老环境
问题交织的困难与挑战,需进一步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营造宜居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推进力度,国家疾控局在全面梳理国内外形势、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和论证的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出台,对指导地方细化落实健康环境促进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
按照“坚持健康优先、关口前移,倡导绿色发展、综合治理,深化全民动员、社会共治”的行动策略,将环境健康理念融入各领域
政策体系,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坚持社会共治,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优势和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的桥梁作用,个人、社会、组织等协同推进,引导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推动健康环境共建共治共享。
在目标定位方面,提出到2030年,达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关于健康环境2个结果性指标和4个倡导性指标要求:实现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持续改善,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及以上等2个结果性目标,以及倡导生活垃圾分类,倡导防治室内空气污染,倡导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倡导提高自身健康防护意识和能力等4个倡导性指标。
在行动措施方面,按照个人和家庭、社区和场所、机构和组织3个层面提出16项举措。针对个人和家庭层面,开展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健康舒适居家环境促进行动。针对社区和场所层面,开展友好社区环境建设行动、健康场所推进行动。针对机构和组织层面,开展优美生态环境建设行动、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能力提升行动。
在组织实施方面,提出加强统筹协调、保障力度、一体推进等要求,确保《实施方案》有效落实。
三、贯彻落实
国家疾控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协同配合,加强宣传解读、组织实施,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动《实施方案》各项行动措施贯彻执行,推进健康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