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额市场重回缩量,CCER或再缺席2022,中国碳市场进入十字路口

2022-3-14 22:37 来源: 奇点能源 |作者: 王康

碳市场十字路口,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但并未直接提及全国碳市场后续建设问题。配额市场刚启动即遇窘境,ccer尚未重启已有“鸡肋”之感,那么中国碳市场机制问题出在哪里呢?个人浅见,碳市场真正要起到作用,不宜急于求成或心存侥幸,至少以下几点不得不认真回答:

1.厘清碳市场在我国“双碳”工作中的地位,顶层设计上做好衔接。当前国家双碳工作由发改委牵头,正在努力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在碳排放监测计量体系完善之前,依靠的是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引领的机制。对于碳市场,没有发展出自身的理论与计量手段之前,主要排放的计算依据仍来自于能源使用换算,其运作水平严重依赖于当前能源管理体系,其功能与目标也与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用能权市场严重重叠。而生态主管部门协调力度也不及发改部门,当前部门分工不利于协同。建议尽快从顶层设计厘清能源管理与碳市场的地位和联动关系,建立统一的、可操作的碳排放管理体系。

2.深入总结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历史的老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启之际,恰是省级碳市场试点走入冰点之时,全国市场的启动很难说“具备条件”,而献礼的成分更多一点。没有认真总结省级试点的成败,并对机制和管理机构进行调整,打通政策协同壁垒,夯实监督管理能力,而求一时的热点,结果就是困扰省级试点的问题会百倍地困扰全国碳市场。恕笔者直言,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有问题不可怕,怕的是没有正视问题的态度,没有对过往的反思和大幅改弦更张,今天的问题不过是未来更严重问题的序章。CCER市场也莫不如此,宁可慢一点、实一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CCER市场缺席2022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3.从务实可行的角度理解和设计碳市场。跟能源学科相比,碳市场缺少基础的理论和严密的逻辑,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国际案例,当前学界流行的形而上拔高,玄之又玄的理论也许不利于理解和执行。笔者认为碳市场建设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将环境外部特性成本化,以凸显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开展减排活动。既如此,对于碳资产的锚定物这一根本问题,我认为可以灵活处理,因为碳价相对其他资产价格更有可调节性(国家可以通过调整配额总量,开展有偿配额发放和建立国家调节库),碳价锚定标准应保持动态,不断使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相对化石能源持续具有竞争力,这可能是碳价设计的重要目标,也是促进有效减排的重要手段。
1234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