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蓝碳”方案如何与众不同?

2021-10-9 16:03 来源: 中外对话 |作者: 蒋亦凡

“渔业碳汇”如何可能?


一定有读者仍然心存疑问:渔业的目的是将水生生物供人食用,或作为饲料和工业原料。这个过程中,其有机质将经历降解,其中一部分碳仍然将变成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进入大气。这样一来,渔业碳汇的固碳效率何在?以及,就海洋捕捞而言,它是否如一些研究显示的,反而加速了碳排放

对第一个问题的部分解答是:“碳汇渔业”的两大主角是贝类和藻类。其中,贝类在生长过程中从海水中吸收碳形成碳酸钙贝壳,这样就能把碳稳定地固定下来。

而藻类——主要是海带、裙带菜、紫菜等用于经济养殖的大型藻类——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碳转化为自身组织,不仅如此,它们同时还释放另外两种碳——颗粒性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前者会成为浅海沉积物的一部分,而后者则广泛弥散于海水中,都可以得到长期保存。藻类的这种吸收环境中的无机碳,输出有机碳的机制,被形象地称作“生物碳泵”。

事实上,根据2017年多位中国科学家关于中国近海养殖固碳机制的文献综述,这两种不太可见的碳才是被大型藻类“俘获”的碳主要部分。因此,即便海带被捞起来吃掉,它们主要的固碳成果依然留在海里。这篇综述提到,有研究估计中国大型藻类养殖区每年固定的颗粒性有机碳将近1百万吨。而考虑到海带通常不会被完全收割,它们留在海里的碳还会更多。

但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该综述提到,事实上贝类动物的呼吸和贝壳的生成过程都会释放二氧化碳,因此“贝类的固碳功能仍存争议”。此外,尽管贝类在排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溶解性有机碳,但是这种碳相当不稳定,很容易被微生物利用,经过呼吸变成二氧化碳。作者指出,“当前贝类对碳循环的贡献依然未被理解。”

而至于海洋捕捞的固碳能力,根据唐启升2016年的一篇论文,由于碳汇渔业不投入饵料,因此鱼类生长的过程都是在吸收海中最初来自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基于这个原理,通过海洋牧场等手段促进鱼类增殖,以及为了鱼类更好地繁衍、生长而修复海草床等,就都是在促进生物固碳。

所以,捕捞固碳的重点不在捕捞本身,而在于促进鱼群增殖基础上的捕捞。事实上,唐启升在不止一篇论文中都提到过度捕捞对渔业碳汇的负面影响。为此,他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增殖放流,另一种是配额捕捞。不同于一些国外学者认为为了促进鱼类固碳应该减少捕捞、让更多大鱼最终沉在水里,唐启升认为关键是利用“碳汇渔业”的理念形成“资源养护型的捕捞业”,“使现代渔业得到又好又快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但是在唐启升为中国碳汇渔业奠定基础的几篇论文中,却还是没有回答本节开头的那个问题——鱼被捞起来之后怎么办?对它们的运输、加工、消费,以及浪费所产生的碳排放如何统计?如果把这些排放计入,那么渔业固碳是否依然有效?

虽然“碳汇渔业”概念的提出已超过10年,但是依然面临重重挑战。在9月一场关于碳汇渔业的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农业农村部的官员表示:“当前渔业碳汇还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应用理论、模型、标准、计量方法等,渔业碳汇增汇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技术体系有待进一步集成和提升。”

此外,国际上有声音认为,依靠蓝色碳汇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监测、报告和核查(MRV)。“气候分析”网站(Climate Analytics)一篇2017年的简报指出,在海岸带生态环境中,碳循环变动剧烈,难以测量,而且其固碳效果可能被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冲击逆转。虽然文章针对的是海岸带,但是这些判断对水下环境同样适用。比如今年3月,山东胶州湾贝类养殖区遭遇一场海星的奇袭,海星毫无预兆地爆发性增殖,将养殖区内底播的贝类吃尽。此类情况,可能给“碳汇渔业”的管理和测量都带来难题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