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的近忧与远虑

2021-8-30 15:01 来源: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 翁 爽

碳市场遇冷下的机制之困


市场运行半月的成绩如何,直观的数据或可说明一二。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

全球最大碳市场首日的成绩单也的确颇有亮点: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9点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首日配额挂牌协议交易成交410万吨,成交额2.1亿元,收盘价51.23元/吨,盘中最高价为52.8元/吨,开盘价48元/吨即当天最低价。

首日的成绩令人振奋,但启动之初的火爆,仅仅只是一个开始。19日是全国碳市场开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总成交量为13万吨,成交额为684.1万,对比开市首日的成交数据,19日的交易总额及总成交量均大幅回落:成交量仅相当于16日的3.187%,总成交额仅相当于16日的3.254%。

截至7月2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582.79万吨,累计成交额2.93亿元。这其中首日成交量占比达70%,成交额占比达71.7%。可见市场呈现前高后低、逐步企稳的特征。

一个新市场自“开门红”后迅速冷却,这样的走势尽管有些让人失落,但或许并不需要感到诧异。

“需要肯定的是,碳市场平稳开启,碳价达到业内普遍预期,这一点难能可贵。相对于碳试点的平均价格而言,全国碳市场当前碳价是其两倍以上。全国碳交易试点开市首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十分不易、令人欣慰的。”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表示,“碳市场在我国仍是新生事物,处于发展初期,碳价水平、市场交易活跃度难以与国外成熟碳市场相比。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明确基本规则,确立基础框架,保证市场顺利启动后平稳运行,这一点目前来看是符合预期的。”

从宏观层面看,碳交易市场的价格机制受政治格局、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从微观层面看,碳配额价格取决于碳排放的边际减排成本和碳配额发放的松紧。合理的碳价应反映全社会节能减排的平均成本,以及低碳减排技术的进步程度。目前,全国碳市场尚属非金融市场,其基本定位是促减排的政策工具。于当前市场主体发电企业而言,其减排的主体是煤电机组,由于我国煤电机组平均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已达世界先进,部分机组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煤电碳减排边际效应下降,碳市场挖掘煤电“低成本减碳”的空间有限;同时,电价传导机制尚未健全,发电企业的碳价成本难以疏导,考虑到坚守能源安全、保障电力供应的刚性约束下,降碳减排速度需与产业调整和企业转型的节奏相匹配,当前配额发放较为宽松。

配额免费发放且相对宽松,决定了碳市场难以兼顾价格稳定和持续流动性的双重要求。“一旦配额供给过剩,碳价很容易跌到地板价。”梅德文表示,“为了保障市场的平稳运行,我国全国碳市场挂牌交易涨跌幅限制为10%,大宗交易涨跌幅限制为30%,设置涨跌限制固然能够保持市场平稳运行,但必然又将抑制碳交易量。”

放眼全球碳市场的发展历程,由于配额超发导致碳价剧烈下跌、市场持续低迷的前车之鉴并不遥远。在2011~2017年,欧盟碳市场第一期履约期由于配额过剩,市场供大于求,经历了价格暴跌。“大约7年时间里欧盟碳市场的平均价格没有超过两位数,从2018年之后慢慢到达20欧元左右,欧盟碳市场建设发展的逻辑和其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在经历了价格暴跌后欧盟碳市场夯实排放数据基础,合理制定配额分配方案,市场运行逐渐修复,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如今欧盟碳市场的价格已超过50欧元。”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人虎说。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于全国碳市场的当下不可抱有过高的期望,不能“唯结果论”,而应更注重过程中的修正、纠偏与完善,碳市场发展路阻且长,需小步快跑,不可大步跃进,以防止留下难以修补的巨大漏洞。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