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平等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 解决气候危机的驱动力
这是我今天想表达的。在未来,我们真的靠政府,真的靠全球的协议去推动减碳,还不够。基于消费端的
碳管理、减碳驱动,才是解决气候危机的重要方向。
我们知道,全球许多国家很早就在联合国层面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但是,关于气候交易,在几十年前,当时莫里斯·斯特朗(Maurice Strong)先生跟我雄心勃勃地谈他的气候交易、气候
市场(东京的芝加哥的气候市场)的时候,我们知道、大家也都知道,这些思想都很伟大,方案很有道理、很有正确性,但是,你要求发达国家支持发展中国家进行碳改造,但是那些早期的市场呢,最后都式微了。
我们今天仍然在推动《巴黎气候协定》,今天有更雄心勃勃的计划,我们认为都是非常了不起,非常正确的;包括还有国家自主的贡献(很多国家要自主地提出贡献),诚然,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我们认为,碳平等、平等的碳权,未来会是一个主题思想,消费者端的改变未来是会变成一个重大的吸引力。
比如一个喝咖啡的机构跟我们谈起来,我们要求他用杯子减钱,他们实现了。非常好。我们现在要求奶茶店减一次性纸杯,大家看看奶茶用了很多纸杯,纸杯有没有碳?这里头都带着碳的。如果,每个消费者强烈的提出这种愿望,这种要求,我们认为这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方向——从消费者端,从个人端,来推动减碳。
我们非常强调“人本解决方案”(Human-based Solutions, 简称HbS),我们特别强调平等的、消费者端的driving(驱动)。这种驱动,将逐渐的会变成一个伟大的驱动。为什么?因为人民——每个人——都在迅速地体验到碳危机,体验到气候危机,体验到生物多样性危机,体验到我们唯一的蓝色星球栖息地的危机。我们人民的行动,我们要求减碳,我们要求碳达峰、
碳中和,甚至一直到负碳,来守卫我们的家园,来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毫无疑问的,是一个新的重大的方向,希望我们一起来努力。
(本文根据周晋峰博士口述整理。)
文/Linda 审/绿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