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挑战 加强林草碳汇资源监测,创新碳汇开发机制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一片数百亩的“会议
碳中和林”茁壮生长。“这片树林是公益性质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副主任骆丹坦言,如何借力
碳汇市场将栽树“变现”还需探索。
“卫星数据在陆生植被固碳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西南财大能源经济与环境
政策研究所教授陈建东说,林草碳汇产业发展,前提是做到科学准确的数据监测,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分门别类做好碳汇资源监测。
在省环境政策规划院能源与气候中心主任陈明扬看来,应把林草碳汇放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进行谋划,和结合实际建设一批近零碳和零
碳排放区,谋划一批特色示范工程和项目。
唐才富表示,目前林草碳汇项目开发面临标准选择、模式确定、技术支撑、资金投入等挑战。他建议:树立林草碳汇开发新理念;做好项目前期评估,从森林碳汇到生态碳汇、从碳汇到
碳普惠拓展项目路径;加快制定林草碳汇行动方案,有序科学推动开发林草碳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