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探索ESG投资运营管理存挑战

2021-3-28 16:27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作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信息披露尚不完善


需注意的是,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在发展ESG投资方面还面临不少阻碍,主要体现为ESG评级体系不统一、机构ESG信息披露不完备、投资者接受度较低等问题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告诉记者,从过去募集情况看,ESG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不高,大部分投资者对这个概念仍然比较陌生,这也制约了此类产品的快速发展;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对理财子公司或商业银行资管部的甄别要求较高,需要理财子公司有一整套完整的ESG评价体系。

谈及具体原因,德勤中国IMAA团队指出,固收类的ESG产品其收益并未显著高于普通固收类产品,权益类的ESG产品相对长期收益会更突出,但是基于传统认知,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人的风险接受能力较低,不愿意购买风险较高的权益类ESG产品。

普益标准研究员郑哲涵也指出,目前我国并未建立起统一的ESG评价体系,同时机构ESG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完善,从某种程度上,为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在ESG产品投资标的选择和运营管理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国内投资者对于ESG产品的接受程度有待提高,部分投资者对ESG产品的理念较为陌生。

“海外的ESG评级公司通常基于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其他数据分别对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进行打分,再通过各自机构的标准对企业形成一个整体的ESG评级,为ESG投资者提供参考。相比国内,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和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会影响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对于ESG产品底层投资标的的选择;另外,评价体系的缺失还会影响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在ESG评估、投资投研体系等方面的建设。”郑哲涵指出。

这便意味着,管理人的相应制度、业务流程均需相应调整。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衍行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ESG主题产品对管理人风控体系提出较高要求,这就要求银行各个部门在制度、数据共享、科技支撑上对ESG的支持,以使风控部门在工作上,更便捷;风控部门需要按照ESG的新要求,重检信贷、理财业务,主动退出一些不符合ESG要求的存续业务,并提出ESG理财业务营销指引;建立银行内部ESG理财业务市场准入原则、评估指引及风控参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场上存续的ESG银行理财产品中,华夏银行的数量最多。彼时,华夏银行资管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该行探索将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作为公开市场和非公开市场投资、信贷融资的主要决策因素,明确了ESG评价标准,将13项ESG因子(环境因子3项、社会责任因子7项和公司治理因子3项)整合到投资、信贷融资等项目评审过程中。

德勤中国IMAA团队表示,按照《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ESG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需要在投研和评级上有较大投入,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更加困难;对此,中小银行可以通过发展差异化的ESG产品,毕竟ESG产品还在起步阶段;共同开发ESG评估体系框架,分摊成本。

“目前国内有不少ESG公募基金,理财子公司/银行可以结合碳达峰、碳中和所催生的第二次供给侧改革机遇,多向基金管理公司取经,开发相关的ESG概念产品。”周毅钦如是说。

在投资者教育方面,郑哲涵表示,计划发行ESG主题理财产品的银行还需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广ESG理念,逐渐提升投资者对于ESG产品的接受程度;同时加大对于ESG产品在投资、风控、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123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