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银行和保险机构应加强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管理

2020-10-5 18:01 来源: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叶燕斐

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可以发挥重大作用


银行和保险机构是撬动经济的杠杆的支点所在。阿基米德说,给他一个支点,他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以此类比,如果我们要撬动经济,那么这个支点所需的杠杆就在银行和保险机构。银行和保险机构,一方面他们面对资金的借出人,另一面他们面对资金的借入人。在面对货币资金借出人时,不管面对的是“富商巨贾”还是“粜斗小民”,银行和保险机构都要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设计、动人的宣传、吸引人的利益,将“大江大河”的货币流与“涓涓细滴”的货币流汇聚到如“海洋”般巨大的银行账户中,形成巨大的货币资金池。就这个方面而言,银行和保险机构是社会资源的动员者、组织者和汇聚者。银行和保险机构在面对货币资金的借出人时,不管面对的是“巨无霸”似的跨国企业或企业集团,还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体农户、个人消费者,银行和保险机构都要精挑细选,仔细了解、详尽调查这些资金借入人的经营、业务、架构等情况,他们属于哪个行业,现在做什么,借钱做什么,靠什么还钱,等等。就这个方面而言,银行和保险机构是社会资源的配置者。他们通过货币资金的分配,决定了社会资源流向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哪个(类)企业、哪个(类)个人,因而在这个意义上讲,银行和保险机构引导和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社会的生产方式、流通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具体的是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银行和保险机构以低资本、高杠杆方式吸收了社会上的货币资本并将其投放出去,承担了信用中介和流动性转换功能,承受了信用风险和流动风险以及其他各类风险。企业和个人则以较高的资本和较低的杠杆从银行和保险机构借入货币资本并将其投入投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中。因此,在货币资金的借入借出过程中,是银行和保险机构杠杆乘企业和个人杠杆的倍数作用,并以此推动经济的不断循环、增长和扩大。

银行和保险机构不仅是货币资金的汇聚中心和循环中心,还是信息的汇集中心和加工中心。银行和保险机构通过为企业和个人办理结算、支付、汇兑,吸收存款或收到保费,代理现金管理,贷放资金或投资,保险赔付,提供财务咨询服务等,自然而然了解和掌握企业和个人的种种经济和行为信息。除了这些通过业务流程掌握的内部信息,银行还可以通过联结征信中心、各类政府和公用事业信息平台、金融科技大数据平台,获取大量的外部信息。银行和保险机构掌握这些内外部信息,加以整合和分析,相当于掌握了国民经济运行的“簿记本”和“晴雨表”,既可以观察、分析和判断国内外经济、产业升级、行业变化、技术变革、国别和区域竞争、法律法规、货币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趋势性问题,又可以掌握企业和个人的经营、财务、行为及关联场景信息,从而为金融决策如资产配置、企业和个人信贷等提供信息支撑,降低资产组合和单个资产等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不仅如此,银行和保险机构依靠庞大的业务规模和广泛的地理经营范围,可以配备高质量的信息科技设施,低成本和高效率地处理各类信息。

银行和保险机构还是“知识精英”聚集的中心。据了解,哈佛、耶鲁、斯坦福等美国名校的毕业生,不管是学什么专业,最终有一半多就业流向了与投资、金融、咨询相关的领域。中国也不例外。银行和保险机构汇合和聚集了大量的高考优胜者,他们是“985”“211”“双一流”等著名高校的毕业生。他们在名校接受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高等教育,是我们时代的“知识精英”。作为这个时代的“知识精英”,他们有相对较高的智商、较广泛的知识、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宽的视野,他们理应把个人的职业前途、机构的商业利益、机构的社会责任更好地统一起来。而应对气候变化,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对银行和保险机构最为重要的社会责任要求。

银行和保险机构还是高薪酬的地方。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中国,金融行业员工的平均薪酬都要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薪酬较高,意味着金融行业的员工,特别是其中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必为生计奔波操劳,可以考虑“诗和远方”。按照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金融行业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金融行业的利润分享于实体企业的利润,金融行业员工的薪酬分享于实体企业创造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企业实际上分享了社会成果,并代表社会为社会目的而动员和配置社会资源,因此,银行和保险机构没有理由不为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当今时代的重大挑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