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船舶排放 守望港口蓝天

2020-9-14 16:56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张倩

港口监测再升级,部分地区将黑碳、非甲烷总烃和PM1纳入监测


曾几何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港口作业工人的日常。但今天,如果你走近上海洋山深水港区拥有的世界最大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你会发现,偌大的码头洁净整洁,少有泥污,更是看不到运输工人,这是港口现代化建设的产物。

我们正在向全球一流的现代化港口迈进,在环境管理水平上,也需要实现质的飞越。监测数据是港口管理者的“眼睛”。为了推进排放源管理及空气质量监测,我国部分港口已经在大展拳脚,开始尝试世界领先的做法。比如,设置港口空气质量监测站,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平。除常规六项大气污染物外,部分港口开始监测其他污染物,如黑碳、非甲烷总烃和PM1等。

“在沿海港中,日照港拥有较多的监测站,达到15个,实时公开港口六项污染物数据和AQI。天津港、唐山港也拥有两个监测站。上海港除了监测常规六项大气污染物之外,还对苯系物、非甲烷总烃和黑碳等污染物进行监测,有设置监测站但具体数量未公开。”成慧慧告诉记者。

此外,内河港在监测站数量上较沿海港少一些。当前,苏州港建有3个监测站,目前尚未验收,监测范围较部分沿海港有所不同,除了常规六项外,部分站点对VOCs、非甲烷总烃和氨进行监测。佛山港虽然只有1个监测站,但已将PM1和黑碳纳入日常监测,对港口大气环境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对于进一步提升港口的管理能力,彭传圣告诉记者,根据美国洛杉矶等港口的经验来看,编制港口的排放清单将会对减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排放清单是什么?通俗一点讲,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港口的体检报告单,港口管理者拿到这份报告单,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及具体的来源。有了清单后,就可以知道什么是控制的重点,在哪些方面控制什么样的污染物,从哪个角度去控制比较清楚,更加精准科学。

对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别研究员刘欢表示赞同,“在我国,移动源具有总量大、活动强度高、高度聚集等特征,威胁我国大气环境及人群健康。建立高时空分辨率船舶排放清单,科学识别船舶排放特征,提高区域空气质量模拟效果,可为船舶的管理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