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金融业如何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化发展

2019-7-25 13:04 来源: 当代金融家 |作者: 马骏

部分国家已开始尝试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府财力有限,未来这些地区的大量绿色投资将主要由私人部门提供。这意味着当地急需建立自己的绿色金融体系,以保证更多私人部门资金能够通过银行、证券市场和机构投资者进入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过去几年,由于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推动,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已经开始着手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截至2019年6月,“一带一路”沿线已有阿联酋、摩洛哥、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加入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Central Banks and Supervisors 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NGFS)。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是一个促进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发展和动员金融向支持可持续经济过渡的自愿性机构,由中、法等8个经济体共同发起,截至2019年6月,共有40家央行和监管机构会员。同时,有29个国家加入可持续银行网络 (Sustainable Banking Network,SBN)。可持续银行网络是一个独特的、自愿的新兴市场金融监管机构和银行业协会社区,由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倡导成立,截至目前,其37个成员国共占新兴市场银行资产总额的85%,约43万亿美元;其中19个国家已陆续发布国家绿色银行业政策、指导方针、原则或路线图等行业自愿性规范,这些政策的重点是将环境和社会因素进行整合,纳入银行风险管理和决策过程,并关注绿色项目和绿色公司的资金流向。

从绿色债券市场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国之一,2018年发行总额占新兴市场发行额的70%。近年来,不少“一带一路”国家也发布了本地的绿色债券指引,当地银行和企业开始运用绿色债券为绿色项目融资。此外,波兰、印尼、尼日利亚、斐济、塞舌尔、立陶宛等国家还发行了绿色主权债,印尼于2018年发行了首只绿色伊斯兰债券。

尽管不少“一带一路”国家已开始尝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部分要素,但如果视“一带一路”沿线为一个整体,其金融体系的绿色化程度和本土的绿色融资规模仍十分有限。比如,某个有统计数据的发展中国家,绿色信贷占其全部信贷的比例不到1%(该比例尚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80%以上的非洲国家还未尝试过发行绿色债券等。在这些国家,发展绿色金融任重而道远。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