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燃气行业该如何转型?

2019-7-8 16:21 来源: 能源杂志 |作者: 吕淼

城市燃气企业的转型发展思路


自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以来,全球能源产业和部分研究机构均加强了对能源行业未来转型发展形势的预判,普遍认为在2035年前油气资源仍将占据能源消费主导地位,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将极大提高,这使得城市燃气行业未来发展更有“底气”。

但是,面对以上的隐忧和挑战,城市燃气企业确实需要加快转型步伐,坚持继续做强管道天然气销售,坚持努力拓展国内LNG业务,加大投资海外LNG资源力度,加快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和增值业务,不断优化资产结构,持续打造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能源服务企业。

(一)上游资源方面,充分利用当前较为有利的国内外能源市场环境,积极获取上游天然气资源,是城市燃气企业转型成功的资源支撑。

例如,新奥能源从2016年开始就进入到澳洲市场,出资7.5亿美元收购弘毅投资所持有的澳大利亚桑托斯(Santos)公司11.7%股份,成为该企业的第一大股东,进而获取海外上游(煤层气)资源,保障其国内天然气下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2018年桑托斯项目利润和现金流均创新高,利润达到7.27亿美元,自有现金流达到10.06亿美元,充分释放出新奥能源的海外天然气战略投资价值。

(二)中游管输和储气库方面,参与国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储气库建设,掌握一定的天然气管网输送能力和储备能力,是城市燃气企业转型成功的基础设施支撑。

例如,2014年,港华燃气的母公司中华煤气投资12亿元建设江苏金坛盐穴储气库。2018年储气库建成投产,储气量达到10亿立方米,日最大采气能力为500万立方米。该储气库不仅为中华煤气下属南京、无锡等子企业提供了调峰补充,而且也为江苏和浙江地区的天然气储备保障增添了新的“砝码”;2018年8月,北京燃气、中国燃气、新奥能源共同参股并成立黑龙江省天然气管网公司,借助建设黑龙江省网的契机,进入东北天然气消费市场;2018年9月,华润燃气、中华煤气作为战略投资者参股山西燃气集团,共同建设山西省天然气管网,并进入山西、陕西天然气消费市场。

(三)LNG接收站方面,投资建设沿海LNG接收站,打造上游资源与下游消费市场的“枢纽”和天然气贸易通道,是城市燃气企业转型成功的贸易枢纽支撑。

例如,新奥能源从2012年开始筹划建设舟山LNG接收站,坚持发展液化天然气业务,努力提高LNG规模。一方面,其利用舟山LNG接收站的资源“集散地”优势,凭借自身气源网络优势和较大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车队优势,加强向国内小型燃气分销商、企业经营范围以外的工业客户、LNG加气站及电厂等下游客户分销液化天然气的力度,2018年的能源贸易业务销售天然气达到59.58亿立方米;另一方面,其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积极与雪佛龙、锐进、道达尔等IOC企业签订液化天然气进口长约,逐步形成了“上游LNG资源池—中游LNG接收站—下游气态/液态市场”完整的产业链。

(四)坚持用户需求为中心,积极响应用户的用能需求,利用能源互联网、物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加快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是城市燃气企业转型成功的用户基础和创新支撑。

未来在能源消费侧,单一能源独立作战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用能需求和降本增效的期望,消费侧会与供给侧深度融合、供需互动,并进一步统筹优化、梯级利用,通过多能互补把能量吃干榨净,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在能源供给结构上,一定会是以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形成清洁、低碳的多品类能源供应。

对于城市燃气企业来说,就是要以需求侧为主导,在深刻认知客户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分布式技术的发展,加速发展用能侧电、热、冷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同时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向数字能源平台运营商升级发展,共同推动创建清洁、低碳、智能的现代能源体系。

例如,自2011年起,新奥能源开始有计划地从过去的天然气销售和化工为主业的“老双轮”驱动转向天然气全产业链及综合能源服务的“新双轮”驱动,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加速布局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借此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和促进天然气分销业务发展,从单一的天然气分销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2018年,新奥能源通过并购泛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综合能源规划、设计和运维等核心技术,用供能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来满足地方政府、客户的需求,综合能源业务发展步入快速发展通道。全年新增综合能源项目31个,累计投运62个(包括18个园区类和44个单体类项目),形成冷、热、电及蒸汽等综合能源销售量达到28.86亿千瓦时,可见企业开始加速发展用能侧的电、热、冷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再来看华润燃气,2018年华润燃气新建6个分布式能源项目,装机容量达108兆瓦,为企业带来2.7亿立方米的气量;华润燃气还重视向二次能源布局,通过收购或者签署协议方式成立售电公司,布局未来交通充电网络及居民终端售电网络。在杭州、南京建成38个充电站点,年充电量达到6200万千瓦时。

港华燃气也于2017年1月成立港华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着力推进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抢占发展潜力巨大的用气市场。截至2018年底,企业已经落实多个项目,包括热电联供、区域供暖和工业区供热等。预计到2022年,天然气用气量可达35亿立方米。

 结 语 

可以预见,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带动下,城镇燃气企业必将改变单一的天然气供应模式,向供给多元化、经营市场化、服务智能化方向发展。将有更多的城市燃气企业跨界进军能源行业,燃气运营企业将向综合性能源企业转变,新的业绩增长点将会不断涌现,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文 | 吕淼  供职于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3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