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启动后 企业该如何参与
据了解,相关部门已经启动了
碳配额分配的具体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先根据同一类企业的排放限值和国家的
减排期限,来确定二氧化
碳排放强度行业基准值。然后,再根据这个基准值确定企业的排放配额,也就是说允许一年有多大的排放量。达到排放基准值的企业可以获得足够的配额,否则会面临配额不足的压力。
企业拿到排放配额之后,怎么把它跟生产挂钩,又该如何交易呢?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这样介绍:
韩晓平:企业一旦完成这个指标,或者说一旦超额完成这个指标,它实际上就可以拿出多余的份额。这个份额需要政府或者
第三方来认可,配额认可之后,就可以拿到
市场上去卖。比如说一个企业,本来一年排放100万吨的二氧化碳,经过我的努力,降到了50万吨,那另外50万吨我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了。
当然,也有企业指出,碳排放的相关数据需要透明,才能保证市场的公平。这也将直接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本和参与
碳市场的积极性。解振华表示,中国将努力提高碳排放数据的透明度。
解振华:我相信,在我们现有的能力和水平基础上,我们现在所报告的数据是准确的,我们对此是有把握的。但是距离国际这种透明度的规则要求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正在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按照相关部门之前的说法,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第一阶段将涵盖
石化、
化工、
建材、
钢铁、
有色、
造纸、
电力、
航空等重点排放企业,门槛在年标煤消耗量1万吨以上。另据透露,新能源汽车的配额也将被纳入碳市场进行管理。因此可以说,这个市场的建设,将涉及众多行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