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16-11-2 12:57 来源: 央广天下财经

中国将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我国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以坚定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向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这意味着,相关工作已经进入冲刺期,一揽子政策和动作即将落地,势必涉及众多行业利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到了哪一步?在昨天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做了回应。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成果显著

碳排放权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作商品买卖。政府首先确定减排总量,然后再将排放权以配额的方式发放给企业等市场主体。这样,虽然碳排放指标是有买有卖,但排放总量却控制住了。另外,市场建立后,碳排放指标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价格随着竞价而提高,这就倒逼排放主体节能减排。

出于这些考虑,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试点工作从2013年起启动。从试点的情况看,虽然碳交易的总量没有符合市场预期,但是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试点的成果却很显著。

解振华:现在是做到了有机构、有地方立法确定了配额,也分配了这些配额,建立了配额的分配办法,还建立了核算报告、核查的体系,建立了交易规则,完善了监管的体系和能力建设,基本形成了要素完善、特点突出、运行平稳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全国性交易市场 正在积极准备

由于碳排放权交易量越大,越有利于全球温室气体的减排,它的进度有多快就备受关注。那么,中国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明年能否建立起来呢?解振华的回应是,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

解振华:第一,制定了全国碳排放交易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第二,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开展了重点排放企业历史碳排放数据的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涉及到重点企业7000多家。第三,加快了立法。第四,加强了基础能力建设。加强了参与市场建设的人员培训,建立了报告核查的技术问询平台,还有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报送系统等。

123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