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用绿色金融支持环境可持续前提下的全球发展

2016-7-26 23:06

推广可持续投资的理念和方法


绿色金融的自愿原则有许多种,其中之一是2004年的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是全球许多金融机构已经采用的绿色信贷原则。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也开始认识到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2012年银监会印发的《绿色信贷指引》也参考了赤道原则。另一个原则是可持续投资倡议(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简称PRI),倡导机构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考虑环境因素,强化环境信息披露,将更多的资产配置到绿色、低碳行业。 

马骏介绍,目前,在这些原则之下有很多具体的操作和分析方法。如ESG标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criteria)可以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一套企业和项目环境友好程度评估标准。另外,一些专业机构开发了评估企业、项目或资产(如股票和债券)的“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的方法,也有一些机构开发了评估“自然资本负债”(Natural Capital Liability)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为评估贷款或投资的环境效益提供定量的依据。 

2015年10月,中证指数公司成功推出了上证180碳效率指数,用以衡量上市公司碳排放程度。马骏表示,这个指数的编制就使用了碳足迹的计算方法,工商银行正在开发的环境因素对信贷的压力测试研究也引入了自然资本负债的概念。 

谈及扩大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网络,马骏介绍,国际上有不少此类平台,比较重要的有两个,一是国际金融公司(IFC)旗下可持续银行网络(Sustainable Banking Network),这个网络过去3年中已覆盖了20多个国家,主要对金融监管机构、银行业协会管理人员进行绿色信贷和环境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马骏表示,该网络的覆盖面在未来几年有望扩大到50个国家。 

另一个能力建设网络就是前文提到的联合国可持续投资倡议(UNPRI)。马骏介绍,该机构致力于推广可持续投资的理念和方法,目前其成员单位包括全球1000多家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所管理的资产约60万亿美元。未来,该机构将在包括中国、印度、印尼、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强化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最近,应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的要求,PRI已经在北京组织了第一次培训活动,得到了我国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欢迎。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