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新常态下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必须守住的两条底线。其一,经济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
问题的总钥匙。不发展,居民收入无法增加,生活水平无法提高,深化改革缺乏力度,调整结构缺乏支撑。其二,生态环境是保障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总后盾。生态环境差,经济发展难以维持,人类发展难以维系,社会发展难以为继。尽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相互矛盾的目标,但是两条底线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如何实现它们的辩证统一,而非顾此失彼,是智慧的考验。
第一,守住经济发展的底线,将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资源利用和环保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可为环保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与保障。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带来人们需求层次的提升。随着收入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改善生活环境的意愿正越来越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正越来越高。因此,不要发展的保护环境是削足适履,忽视发展而盲目固守生态底线是因噎废食。
第二,守住生态环境的底线,才能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须的支撑条件。人类的发展的历史表明,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忽视环境保护的短视行为会引发长期的环境问题和远期的高额治理费用,而积极的环境保护将减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成本。不仅如此,有效的环境保护还可以为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源供给。水、森林、矿产、生物等资源是工业生产和社会经济赖以运转的基本要素,只有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人类才能够长久、可持续地享有大自然带来的恩惠,因此,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 。
我们同时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既要让人们公平地享受发展成果,又要让人们自由地呼吸清洁空气,也就是新常态所指出的,经济发展慢一点、环境保护快一点,留住更多的青山绿水、创造适当的金山银山。那么环境管理怎样适应这些要求,使环境保护实现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转变,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