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关于中国能源的10大预言

2016-2-2 00:38 来源: 能源圈

环境保护:能源行业头上的悬剑


2015年,雾霾成功地蝉联中国大众最关注的话题。

雾霾是中国环境问题的代表:它影响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出现频率高,波及人群广。因此,它也得到最为广泛的关注——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

雾霾有害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但任何事情有破坏性的一面,也会有建设性的一面:雾霾唤醒了更多公众的环境意识,也为环境压力传导给了这个国家的最高决策者们。这一事实的客观结果,就是进一步逼迫公共政策的制定,朝着对于改善环境、治理污染更为有利的方向发展。

从2013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水污染防治计划,2015年,修订后号称史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开始执行。污染严重的地方政府,如河北省,也推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年伊始,修改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亦开始执行。

在环境问题上,中国面临着内外两种压力:内,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外,减少碳排放压力与日俱增。

所有这些,都和能源脱离不了干系。虽然不能说环境问题就是能源问题,但是,改善环境,减少排放,必然会对能源行业产生影响。

对于传统的煤炭行业,目前的低价已经是严寒刀剑相逼,未来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持续的下降。这不是一个乐观的消息。国际能源署在《2015年煤炭市场中期报告》中甚至认为,中国煤炭消费量很可能已经达到了峰值。2015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比预计为64.4%,2020年,按照国务院《能源张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比重将进一步下降至62%。

同样作为传统的化石能源,石油也和煤炭有着类似的命运,好一点的是:石油不过是增速降低,而煤炭,减量是必然选择。

煤电企业也不乐观。且不论长远而言的装机容量的过剩,眼下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就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现在,全国范围内煤电都在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如果排放不达标,如果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得到坚决执行,各种罚款都足以让煤电企业“喝一壶”。

从国家层面而言,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是重要的战略性工作。在此大背景下,天然气、核能、水电,以及太阳能、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则是透过重重雾霾看到更多生机。

对内,执政党要建设“生态文明”的声言犹在耳边;对外,数个单边及多边协议承诺的减排目标不容践踏。为此,国务院定下的目标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要达到15%,而根据《中煤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承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的比例为20%。

现在,中国能源的十三五规划还没有公布,但是,仅透过国家能源局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也可以发现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的决心。这次会议上透露的数字是:2016年力争风电新增装机20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500万千瓦以上。

环境问题涉及到全体人的利益,一旦环境恶化,将是长期的给人类造成痛苦的过程。为此而进行的调整,在保护环境面前都是局部小利益、都是短痛。从这个角度上而言,我们更希望选在能源行业、企业头上的环境利剑越锋利越好。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