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内陆无望去海外
经历了2015年核电重启的风光一年,2016年中国核电的任务很重,将继续进行《核电中长期规划》提出的目标,核准开建的一批沿海核电项目将稳步推进建设,而更多新的沿海核电项目也将获准开建。
据业内估算,要完成《核电中长期规划》提出的“2020年在运装机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目标,2015年-2020年平均每年开建和投产机组均在6台左右,因此2016年核电依然是“开工忙碌”之年:防城港1号机、阳江3号机投运;沿海采用三代技术的新核电项目等待核准, CAP1400示范工程可能于2016年3月开工;采用AP1000技术的陆丰一期、漳州一期,以及徐大堡一期,可能在三门、海阳示范项目建设取得关键进展之际,拿到“路条”。
2015年,中国与巴基斯坦、英国、阿根廷等国家合作核电项目据采用了华龙一号技术,并且和多国合作出口核电技术,成果可谓十分丰硕。2016年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随着国内核电标准化设计以及示范工程建设的进展,将继续在海外
市场深耕;“华龙一号”在落地海外、“华龙公司”成立之后,有望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花结果。尤其是华龙公司的成立,是继2014年8月22日签署 “华龙一号”技术融合协议之后,两大核电巨头推动“华龙一号”进一步协同创新而共同努力的成果,将为“华龙一号”融合发展及市场开拓注入更强大的动力,助其在更多国家和地区落地。
关于内陆核电的启动,我们认为2016年将不会有大的进展。今年初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而在此之前的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 白克力在布置来年能源工作时指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稳妥推进一批新的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开工建设CAP1400示范工程,推动“华龙一号”技术进一步融合。“稳妥”、“沿海”,处于舆论喧嚣中的“内陆核电”四字并未出现在讲话稿中。这些表述其中的含义是:内陆核电本年度启动无望,还需继续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