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暖”更易有“极冷”】
汤绪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全球变暖趋势和局部极冷现象进行解释。
从原理上说,在气象学中有一个正态分布理论,简单地说,具有稳定状态的物质应当是呈正态分布的,发生小概率事件的频率低。但是,当人类活动影响地球气候之后,正态分布发生变化。无论是整体位相平移的变化,还是振幅的变化,都会使小概率事件发生的频率增高。全球变暖使地球原有的气候分布、形态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小概率事件或者说极端事件趋于频繁。
如果从大气物理的角度来解释,需要提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极地漩涡,一个是高空急流。
极地漩涡是一种持续并大规模存在的寒冷气旋,介于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中部。地球南北两极的地磁将来自宇宙的冷气阻挡在地球之外,但也同时使南北两个地极上空形成极地漩涡。汤绪说,原先始终存在于两极的极地漩涡相对稳定,呈大块出现,但全球变暖之后,由原有的稳定转趋活跃,有可能出现小涡旋,北极极地漩涡产生的小涡旋往南偏移,就会造成某一个区域被“速冻”。
高空急流是东西走向围绕地球的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存在于对流层顶和平流层。高空急流受北极和中纬度地区之间的温差推动,由西向东环流,温差越大速度越快,气流路径会越趋于直线,相反温差越小气流速度会越慢,路线则会呈现波浪形。北极一旦升温,会使北极和中纬度地区的温差减小,高空急流的波浪就会变大,振幅两端波及的区域就容易出现极端天气。
汤绪说,极地漩涡和高空急流的变化都表明了大气更不稳定了,原来存在于某一个地区、相对稳定、保持规律的状态被打破,从而使原本有规律的季节性天气出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