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恐怕会更热】
经验主义对人的认知往往具有先入为主的效应。举例来说,在北美洲2013年冬天经历了极端寒冷的气候之后,美国一项民调显示,相信全球变暖理论的美国民众的比例从85%下降至73%。切肤之冷的现实体验,甚至让一些政客公开反对全球变暖观点,美国总统竞选共和党热门人选特朗普在2013年冬天曾公开说:“寒冷的天气正在证明,让全世界为之破费的全球变暖学说是个大谎言。”
但是,准确地说,过去几年经常出现的速冻模式只属于气象事件,而全球变暖讨论的是气候
问题。气象事件通常具有局部特征和地域特征,而气候变化关注的是全球范围,是整体情况。气候是一段时间的气象表现和趋势,用某一个气象事件来反证气候趋势不合科学。好比是,无法用某一个浪头的高低来评估潮汐变化一样。当然,气象事件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参数。所以,寒潮和全球变暖说之间并不矛盾,前者不足以推翻后者,后者也无法排除前者的出现。
简单说,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天气状况能够单一性反映全球气候的整体状况。拿美国来说,美国2013年冬季发生的大规模寒潮波及48个州,但阿拉斯加州却迎来了暖冬,加州则遭遇了干旱。退一步说,即便全美都遭遇极端天气,那也只代表了地球2%表面的情况,无法证明地球正在降温。
所以,局部、阶段性的极冷,不能推翻对全球变暖的认知。而且,可预见的是,2016年,地球有可能还会更热,有可能再次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的纪录。
英国气象部门最近发布分析报告称,以1960年至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为基准,2014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57摄氏度,2015年上升0.75摄氏度,而2016年预计将上升0.84摄氏度。
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和积聚,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无法改变。因此,今后可能每年都会刷新最热年纪录。人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在相当长时期内,恐怕只能是减缓升温的速度。
原标题:全球缘何“忽冷忽热” 世气组织专家解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