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前景构想
孙兆东表示,
碳金融技术是运用现代金融技术手段促进
节能减排,更好地服务人类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是现代金融技术的一个分支。宏观上来讲,就是环保项目金融的别称,或者说是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而提供直接金融、信贷和
碳指标交易等融资服务。
目前,低碳环保、节能高效的低碳经济成为各个经济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和新兴经济增长点。以创新服务低碳、环保项目和新增长点的金融技术创新也成为全球金融机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着力点。然而,中国虽然新型绿色能源和低
碳排放市场极具发展潜力,但有效利用和发展碳金融和碳金融市场来对新型能源行业提供支持,以及对传统能源中高耗能、高污染能源进行抑制和管控的力度还不够。
“中国可通过
碳交易手段创新,利用
CDM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将环保义务转化为融资和交易产品,增加煤炭、金融和再生能源等行业超标排放企业的成本,从而促进
节能减排。”孙兆东建议:“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建立碳交易市场界定产权,进而促使经济主体间的交易行为金融化。”
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全球
碳市场交易总额达549.08亿美元,全球碳排放总量更是突破104.2亿吨。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额将达到3.5万亿美元,碳交易市场有望赶超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因此长远来看,
碳减排将是一个争夺新兴碳金融市场话语权的战略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