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成全球共识
目前,对于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大量
碳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结论,科学界已达成共识,而按照当前的碳排放量水平,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2℃以内这一在哥本哈根协议中达成的共识将难以实现。此外,如果人类想要避免温度上升超过2℃,就必须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控制在3.2万亿吨以内,据估算目前留给我们的额度只剩下1.2万亿吨,
节能减排已是刻不容缓。
根据BP能源统计年鉴,2013年人类碳排放量达360亿吨,其中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中国27.5%,美国16.9%,欧盟10.4%,印度5.9%,俄罗斯4.7%。单从这一年看,中国的碳排放总量超越了美欧总和。2013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97亿吨,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世界各国普遍减排的背景下,国内碳减排压力开始凸显。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0%-45%的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量下降17%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而后,一系列关于碳排放和
碳交易的
政策加速出台,利好频现。
2014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根据规划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15%左右,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