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最准确的中国碳排放估算”到底准不准?(评《自然》杂志发文)

2015-8-31 13:52 来源: 无所不能 |作者: 腾飞

大家对碳排放量这件事怎么看?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中心副主任 邹骥:我觉得对于这件事情,我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不必过度解读。我们的学者有我们的观点、我们的研究成果出来,就去多借鉴,我想经过长期努力,这种数据的差距会逐渐缩小。(摘自观察者网《邹骥:估准中国的碳排放不容易》)

清华大学教授 贺克斌: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科学报告等,依据的都是美国和欧盟提供的数据,“以前我们没有自己系统的数据,在这方面也就少有发言权”。这一成果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学术杂志上,也就意味着这两个数据库将被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摘自观察者网《<自然>刊文:中国碳排放长期被高估 13年间被高估106亿吨》)

斯坦福大学能源资源环境经济学博士 于洋:我个人一直认为,基于核算而非监测的二氧化碳排放数值,用于碳税和碳交易的基础,是并不恰当和危险的。这不仅仅是准确与否亦即由此带来的扭曲问题,更重要的是,核算而非监测提供了天然的政策、制度和市场漏洞,可以让参与者钻空子、操弄市场。(选自新浪微博@Stanford于洋)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如果此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被高估,那么对中国年底参加巴黎会谈有利,也对2030城市化增加排放空间是有利的。但是有人反驳说,刘博士的文章把IPCC的煤炭排放系数取高值对比是误读。不管怎样,中国学者需要在碳排放系数研究上有话语权。(选自新浪微博 @诸大建)

作者腾飞系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123456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