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六成控排企业单位产品碳强度下降
数据:
履约期往往能带动碳
市场交易进入高潮,与上年相似,广东
碳交易迎来第二个履约期之际,控排企业“抢碳”热情明显上升。6月20日前一周,广东
碳市场连续两日刷新历史单日成交量纪录,配额成交量高达百万吨。今年6月以来至履约前的6月20日,广东碳交易二级市场共成交配额127.18万吨,同比增长181.5%。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广东年度的4次一级市场竞价发放采用了底价逐次上升的定价方式,所以临近履约期企业更倾向于向碳价较低的二级市场“买碳”;加上广碳所上月发布了经手费优惠、根据交易量减免年费等广东碳交易优惠措施,促使广东碳交易二级市场升温。
此外,广东碳交易试点在完成履约后,迅速恢复了市场活力,是目前公布完成履约工作的4个碳交易试点(
北京、上海、广东、
深圳)中唯一一个履约后一周成交量仍出现上涨的试点。而上海、深圳试点在履约后第一周成交量与前一周相比大幅下降。
“经过去年首次核查以及履约之后,广东控排企业的重视程度、配合程度均有所提高。在履约前,所有控排企业就按要求在4月30日前提交了2014年度
碳排放信息报告和核查报告。”省发改委负责人还透露,数据显示,控排企业2014年总体碳排放总量比2013年下降约1.5%,4个控排行业(
电力、
水泥、
钢铁、
石化)中有约60%的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有所下降。“可以说,以上数据体现了企业
减排的显著效果,通过两年来的发展,广东省碳交易也初步达到了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减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