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新动向:配额分配迎变革

2025-8-27 09:38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李禾

在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说,在全国碳市场建设方面,我国将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明确市场中长期碳排放配额控制目标,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方式由免费转向免费和有偿相结合,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年、2024年,我国先后建成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这两个市场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截至2025年8月22日,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8亿吨,成交额达474.1亿元;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成交额达2.1亿元。

作为我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裴晓菲表示,接下来,生态环境部将根据行业发展状况、降碳减污贡献、数据质量基础、碳排放特征等,有序扩大强制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加强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指导和监督管理,建立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不再新建地方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同时,积极发展自愿碳市场,加快生态系统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等重点领域的方法学开发。

“我们将联合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制度。碳质押是企业将政府分配的碳配额或核证自愿减排量等碳资产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碳回购是配额持有者将碳资产出售给第三方机构,并约定在未来以约定价格回购,从而获得短期资金融通。这两项制度都有利于拓展排放单位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节能减碳积极性和主动性。”裴晓菲说,生态环境部还将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参与强制碳市场交易、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自愿碳市场交易,提升碳市场活力。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