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推动生态价值转化

2025-8-27 10:44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吴杨

  张大山点开手机,发现一笔碳汇分红已悄然入账。

  作为浙江省安吉县一家村毛竹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张大山没有想到祖祖辈辈守护的竹林竟成了“绿色银行”——竹林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变成了真金白银,全县167个村年均增收超100万元。“过去砍竹卖笋,每亩收入不到100元,如今竹林‘呼吸’都能赚钱。”他笑着说。

  这是邮储银行深耕绿色金融沃土的一个缩影。

  破解竹林碳汇“变现难”、定制“邮碳贷”助力企业零碳技改、创新“三级联动”高效审批大型抽水蓄能项目、落地多项创新绿色金融业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以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精准滴灌生态价值转化全链条,驱动产业绿色跃升,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提供坚实金融支撑。截至2025年6月,该行绿色贷款余额近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59%。

  毛竹“呼吸”点碳成金

  在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下,安吉县的毛竹正加速变绿为金。

  竹刀叉、竹吸管、竹地板……享有“中国竹乡”美誉、坐拥超100万亩竹林的浙江省安吉县,正积极推动竹产业绿色升级。在安吉县两山合作社展厅,巨大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毛竹林的碳汇数据。

  “我们打造了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将分散的竹林资源整合为规模化碳汇资产包。全县119个毛竹专业合作社、5.1万户林农的林权证信息被接入系统,农户在小程序内轻点屏幕即可完成林权流转。”平台运营方安吉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曹安邦一边指着全链条图,一边介绍。

  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旨在对全县生态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收储与开发。2021年,安吉县启动了竹林碳汇改革,当年即收储竹林碳汇2.5万吨,向大里村等5个村支付了3年竹林碳汇收储资金108.6万元。

  改革甫一启动,邮储银行湖州市分行便精准把握机遇,主动对接,成功落地“竹林碳汇银团贷”,成为“安吉竹产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章村镇片区)”银团中首个完成审批的机构。该银团授信总额为10亿元,邮储银行份额为6亿元,目前项目贷款余额为7.2亿元。

  “通过提供大额授信、高效审批,邮储银行展现了极强的业务魄力。”曹安邦评价道。

  魄力源于何处?邮储银行安吉县支行行长张立说:“我们进行了深入研判,一方面,基于本地深厚的竹产业基础和民众情感,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值得信赖;另一方面,无论是国家双碳目标政策导向,还是未来低碳转型趋势,购碳需求长期存在,市场前景广阔。”

  “邮储银行的银团贷款让竹林里看不见的空气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曹安邦补充道,同时,购碳企业也因此获得银行提供的优惠贷款利率,真切感受到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温度。

  邮储银行湖州市分行行长郑泽童介绍,湖州市分行对绿色信贷给予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15个基点的减点支持,并积极拓展“绿色+”场景,推动融合发展。

  金融的深度介入让生态资源从“沉睡资产”转化为流动资本。截至目前,安吉县已组建村毛竹专业合作社119家,实现千亩以上竹林行政村全覆盖,累计收储竹林超84万亩。

  曹安邦算了一笔账:“如果将这84万亩毛竹林全部开发竹林碳汇,年碳汇收益近3400万元,其中的80%将反哺村集体和农户。”

  更深远的变化还在悄然发生:全县竹林复育率达95%;昔日废弃矿坑变身网红“深蓝计划”咖啡馆,单日咖啡销量曾达到8000余杯。

  定制服务“贷”动产业绿色跃升

  金融不仅激活了竹林的生态价值,也为单家企业的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探索构建电池绿色循环产业模式,废旧电池回收率普遍达99%左右,这种深度循环实践在行业内领先。”超威集团财务总监助理褚风庆介绍道。

  这家于1998年创立、2010年在香港上市、总部位于浙江长兴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铅酸电池、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的研发生产,持续加码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但也常面临资金压力。

  2021年,为纾解超威集团原材料采购和日常运营的资金周转难题,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及时提供了4笔合计1.1亿元的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

  “我们后续了解到,这家公司对流动资金贷款的利率预期较低,省分行立即研究差异化定价方案,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力争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融资支持。”邮储银行长兴县支行行长羊洁说。

  据介绍,除提供全流程线上化服务外,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还为超威集团核定一般风险敞口额度6亿元及低风险敞口额度60亿元,全面满足其多元化融资需求。

  “邮储银行的金融产品,特别是多样化的贴现服务,额度持续提升、利率普遍下行,有效降低了我们的财务成本。”褚风庆说。

  从长兴县驱车近四小时,记者来到位于衢州市的浙江启越纸品有限公司。这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是包装装潢、其他印刷品印刷。

  在绿色发展成为时代强音的背景下,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与持续攀升的绿色产品需求,启越纸品深感转型紧迫。“节能降耗、环保达标是所有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启越纸品董事长徐文明表示,公司2021年启动“零土地”技改项目,旨在不新增用地前提下,通过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等方式,实现节能减排与资源高效利用。项目投入3000万元,于2022年6月建成。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敏锐识别到企业技改升级的资金需求,鉴于其在环境和社会风险分类中被评为B级(蓝色),主动对接并量身定制绿色金融方案。

  “我们提供了3400万元的绿色贷款‘邮碳贷’,采用一年一转、无还本续贷模式,较企业原有他行贷款额度提升400余万元,利率更低,更贴合其资金周转特点。”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柴红根介绍。

  徐文明还透露了公司今年的大动作——打造智能化工厂。“所有设备已订购完毕,首批8月初送达。新设备投产后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空间利用率,降低人力成本。”他说。

  战略赋能服务双碳大棋局

  在衢州市江山市的崇山峻岭,绿色金融正为能源革命提供核心支撑。

  在江山市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加紧施工。“形象地说,它如同一个超级蓄电池或充电宝,用电高峰时向电网输电,用电低谷时吸纳富余电力,可有效平抑电网波动。”该项目工程总指挥罗泽明表示,项目建成后年调峰发电量14.4亿度,可满足百万人口城市半年用电需求。

  该项目规划总投资82.60亿元,计划融资规模66亿元,由民营资本主导投资建设。罗泽明坦言,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慢,传统融资渠道难以满足需求。

  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迅速响应,创新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前中台平行作业,仅用一周时间即完成审批。2024年12月,浙江省分行正式批复该项目15亿元贷款,并核定7亿元前期贷款额度。

  罗泽明表示,邮储银行还主动提供了5.2亿元前期贷款,是同业中唯一为该项目核定前期贷款额度的机构。“项目前期工程与主体工程几乎同时推进,资金需求巨大。这笔资金极大缓解了项目前期的资金压力,保障了资金链稳定,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支撑。”

  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江山市抽水蓄能电站深度契合双碳目标。叠加金融活水支持,项目将显著优化能源结构、提升电网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

  多年来,邮储银行持续深耕绿色金融沃土,引导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关键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9586.39亿元,较年初增长11.59%,彰显了其推动绿色发展的坚定步伐与显著成效。

  作为身处“两山”理念发源地的金融机构,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在绿色金融创新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其不仅深度参与华电玉环1号海上风电等省级重点绿色工程,更持续创新业务模式:落地全国首笔绿色G贴创新业务,开发“企业生态信用贷”,构建ESG多维评价体系……

  从安吉竹海的碳汇核算,到江山峡谷的“绿色充电宝”;从印刷企业的零碳技改,到电池巨头的再生材料革命——邮储银行正以金融之力,在之江大地上全力助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